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武俠歷史全部小說> 第26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2部分 (3 / 4)

12億股H股,總計籌資128億港元的參股計劃遇到挫折。

觀察家普遍認為,收購的主要反對方國航所提出的“東航股價被低估”、“不能將國有資產賤賣給外資”等理由,對說服股東投反對票,起到相當大作用。

從表決結果看,H股股東七成、A股股東九成反對,日前某網站所作相關民調也顯示,76。95%的受訪者認為東航重組應選擇國內夥伴,只有12。06的人認為新航等外企是合適選擇,很明顯,不論投資者還是普通國內人士,對於“國資賤賣”都是強烈反對的,從這一點上而言,這一結果對大多數人而言是理想的。

但輿論在聚焦國航、東航“賤賣”、“非賤賣”一個個回合爭辯之餘,卻忽視了另一個主角——新航——的態度。在翻來覆去的兩航激辯和A股、H股相關股價隨之上下翻飛之餘,新航卻僅在去年12月12日做了唯一一次表態:當天,新航總裁周俊成表示,3。8港元每股是最高價錢,因為新航的購買是“有原則的”,而原則就是“被收購方的價值”。

這番言辭的含義再明白不過:東航這個2006年年報虧損高達27。79億,2007年上半年虧損又超過10億的中國“國資”,其“價值”就值這麼多。從此後近一個月新航再無新的報價建議,甚至連積極的介入姿態都未做出,不難看出,不論這個估值是否合理,但新航方面顯然自認為天公地道。

事實上3個月前的併購爭議中,國航出價僅高過新航1。2港元/股,並非很高的抬價,但作為併購對手的新航卻連還價的姿態都不肯做出,讓期待著出現你來我往、水漲船高競購場面的投資者和評論家空等一場;不但如此,中國內地航空市場的價值也好,上海作為遠東航空樞紐的地位和潛力也罷,都是令國航、甚至許多國人堅信東航價值,並千方百計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依據和基礎,然而不但“併購主角”新航態度冷漠如龍套,整個收購爭議期間,只能聽見國航的慷慨激昂,東航的喊冤叫屈,卻不見有國外新買家介入攪局,將東航的增發價推高,而這本應是資本併購市場的常態。這隻能說明,對於東航的價值,許多境外大投資者的認識,和新航並無大的差別。

顯然國航並不認同新航等境外投資者(甚至也該包括東航自己,因為他們同樣一直否認“賤賣”)對東航的價值估計,他們不但以捍衛國有資產價值、拒絕“國資賤賣”的高姿態領銜杯葛了新航的入股,而且已在6日晚發表宣告,擬在兩週後提出新的投資東航、並締結戰略伙伴關係建議,顯示出對東航這一重要國有資產的重視和信心。

作為國人,當然應該、也願意相信國航的投資眼光,更願意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然而必須冷靜地看到,如果僅從財務角度看,新航等國外投資者的冷漠並非毫無道理:一家連年虧損、揹負鉅額赤字的大型航空公司,在油價飆升、機票價格卻無法同步提高、航線競爭白熱化的市場大氣候裡,其生存和發展絕不可能一帆風順,甚至從理論上講,其股份價值已經是負數,從這點上講,捍衛國有資產價值的關鍵,並非在投資市場上擊退外國收購者,而是如何透過自身的投入,讓東航這個重要國有資產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扭虧為盈,使已經歸零、歸負的股份價值重新變成正數;並非僅僅拒絕“國資賤賣”這麼簡單,而是要透過經營和調整,讓已連年鉅虧的國資增值。

民意也好,中小股東也罷,他們支援國內企業併購東航,而對外資說“不”,固然表明了他們對捍衛國有資產價值的認同,及對“國資賤賣”的反對、反感,但這同樣表明,他們希望國有企業經營正常,業績優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利潤豐厚,希望“國資”在國內經營者手中得到好的恢復與發展。顯然,這些投票反對外資介入的股東和普通民眾,並不會認同東航繼續鉅虧、繼續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