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武俠歷險記刷秘籍> 第21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2部分 (2 / 4)

國人和中國媒體的態度說事本身,就折射出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真相:趙承熙手裡的槍放下了,但有些人手裡的槍仍未放下。

血案結束了,兇手消失了,兇槍沒收了,但弗吉尼亞的槍聲遠未停歇,因為槍手雖逝,槍案雖結,促使那根本來應敲向電腦鍵盤的手指去扣響槍機的某些氛圍、某些思想、某些習慣,都依然故我,誰又能保證,同樣的土壤裡,不會生出又一株瘋狂的顛茄來?

………【要讓知識成為武器和財富】………

據中國教育部透露,中國文盲總數在過去幾年不降反升,總數已達1。16億,佔世界文盲總數11。3%,居世界第二位,比2000年的0。87億多出3000萬。

對此教育部官員憂心忡忡,許多有識之士也牽腸掛肚,正多方奔走鼓呼,一方面爭取更多官方、民間經費,另一方面苦口婆心、千方百計,想把失學孩子們拉回課堂。

他們的用心和努力值得讚賞和效仿,但愚以為,這些努力並未觸及失學問題的要害,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有一組數字頗耐人尋味:經濟較落後的西部僅有文盲4000萬左右,而相對發達得多的東部卻高達7000多萬,僅山東一省就達963萬之多。筆者一位朋友在東南沿海某省任教,據她的說法,經常逃學、曠課,或者即使來上課也不好好學習的學生中,絕大多數是家境殷實甚至豪富的。筆者自己的親戚中也有明明負擔得起學費,卻硬把孩子從學校拉回來的事例。

按照一位熟識的鄉村小學校長話說,十幾年前在他們那裡,生活水平更低,許多孩子連鞋都沒有,一天只吃早、中兩頓飯,但他們還是不辭辛苦、不惜工本地努力學習,努力升學,他們的家長也毫無怨言地支援,甚至把從晚自修課堂溜回家幫忙幹農活的孩子趕回學堂。可如今情形正相反,生活水平高了,口袋裡錢包鼓了,高考也不像過去那樣的高門檻、高淘汰,可許多學生無心向學,他們的家長也常常把學生拉回家,推到大城市打工或經商。

原因很簡單:以前農村子弟考上大學就能“農轉非”,並且憑藉學校分配得到不錯的工作,對於生活狀況艱難的農村家庭是很具吸引力的,許多縣中的老課桌上,至今留有當年孩子們刻下的“別忘了你還是農村戶口”字樣就是明證。再追溯上去,從唐代到清代、民國,農村的條件更差,但仍有許多家庭千方百計供孩子讀書,許多孩子皓首窮經,發憤苦讀,也是因為讀書就可以參加科舉,科舉成功就可以改變自己和全家的命運。

由此不難看出,在通常情況下,知識只有成為武器——可以改變命運——和財富——可以獲得更好生活——時,才會被廣泛重視,爭相追求,人都是世俗的,脫離命運、脫離生活,單純講什麼知識,講什麼掃盲率、入學率,是很難引起清貧的普通農村家庭共鳴的。

近年來,高等院校就學費用越來越貴,在許多地方已經相當於一個農戶幾年的總收入,而大學畢業生卻越來越不值錢,就業難,找到工作後收入也並不理想,對於普通農民家庭而言,供養一個大學生足以讓全家傾家蕩產,但孩子上了大學後不但無法改變全家命運,反倒可能讓家裡變得更窮,而且讀大學的孩子在經濟回報上往往比不過輟學打工的孩子,這必然導致“讀書無用論”的回潮,導致很多家庭明明供得起,也不讓孩子在讀書這條“沒用”的路上走遠。

不但如此,當前的中小學、尤其農村中小學教育嚴重與社會、實際脫節,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回家根本派不上用場,這和當年掃盲時“不當睜眼瞎,要做明白人”的、發自內心的願望和需求反差強烈。在家長們看來,孩子上學後學的那些東西,既不能當飯吃,又不能換飯吃,反倒變得不農不工,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還不如不讀得好。

中國需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