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害成這副模樣,都恨不得親手解決了對方啊!
想到這裡,系統急忙又提醒道,“按照系統規則的條款,宿主是不可以殺人的哦,但請宿主放心,我會為你尋到合適的道具!”
但這一人一統沒想到的是,姬丹興沖沖回到質館後,就立刻放棄了更換災星的計劃。
因為在他看來,要想引誘扶蘇再撿個嬰兒回宮,恐怕還得費上一大番周折——畢竟,他可不是扶蘇信任的昌平君。
與其費心費力設局,不如利用“秦國將在冬日攻趙”一事,輕鬆成為趙國的救命恩人。
屆時,他不但能挾恩以分利,還可以藉此事得到五國的敬重,若趙王敢背信棄義,天下人的唾液都能將他淹死。
唯一的變數在於,眼下他還不太確定:在趙國災星的吞噬氣運之下,到了冬日之時,秦國還有攻趙之實力麼?
思來想去,姬丹愉快地做出一個決定:先觀望一陣再說,冬日還早著呢。
七月,秦國拉著一車車煤石,如約運往魏國,從咸陽趕往大梁的一路上,田間的秦人看到這運煤的車隊,皆會忍不住嘀咕一句“幸好吾王,不是那等不顧庶民死活之昏君”。
前些日子秦國各地郡守、縣丞、里正,宣讀了一道緊急詔令:因魏王臨時變卦,欲用秋收九成之糧,與秦國換煤煉丹,故而,前來開荒之魏民需及早做好儲糧準備。
此詔一下,莫說那一萬魏民俱是悲憤難平,便是同與他們分到各鄉的趙民,亦生出惶惶不安之心,生怕趙王也與秦國達成這般荒唐的交易。
他們拖家帶口來到秦國,這數月來在田間地頭勤勤懇懇開荒、種地、施肥、除草,雖然勞累,心中卻充滿了今年豐收的憧憬。
如今,趙魏本就地少人多,君王又不肯將大片的王族園囿挪來開荒,庶民每戶至多隻能分到二三十畝地,除去六成之稅賦,剩下那點糧食,再如何精打細算,也填不飽一家數口飢腸轆轆的肚子。
這些窮苦的底層百姓為了活下去,只好趁每年春日樹木發芽換皮之時,全家偷摸著上山摘些嫩芽、剝些樹皮、扯些野菜野草的,回來撕成碎片煮過曬乾後,再用石臼將它們搗碎,裝在麻袋中存放起來,每日熬黍米粥之時放些進去充數,如此才能堪堪熬過一年。(1)
誠然,這個行為也是極其危險的,若被巡視山林的官吏撞到他們偷盜樹皮嫩芽,當場便會被活活打死。
正因如此,當君王勒令他們將家中田地交與鄉人,迢迢趕來秦國開荒時,大夥心中不但並無怨言,反而在忐忑之中又湧起幾分感激。
秦法雖嚴苛,但他們是趙魏之人,本就不受秦王管束,只要踏實墾地不做作么蛾子,秦法又能拿他們這些異鄉之人奈何?
而列國之人即使再不待見秦國,也不能否認這點——秦國土地遼闊,最不缺的就是荒地。
所以,這些趙魏百姓來到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