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公子,必將陷入主少而國疑之境地——屆時,齊國定能聯手楚燕一舉滅秦,這所謂藩臣之事自然作廢,故而,他再三勒令齊使,為取得秦王信任,必須將全套禮儀做足。
而齊使今日施行這請服獻禮,乃是由周禮轉化而來。
按周禮,原本只有諸侯候選人可在盛宴之時,向周天子敬酒並呈獻羊羔、祚肉與鮮魚,並按一獻、一酢、一酬之流程當場獻歌,在經過數輪問答,得到周天子承認後,方可成為其欽定之諸侯。
後來隨著周王室的衰微,弱國小國便將這套禮儀挪用到了對強國臣服之時,唯一略有不同的是,小國君王為保住最後一絲顏面,並不會親自前往參加這儀式,只派出朝中高官代君舉行。
譬如今日這齊使,在齊國亦是位列三公之高官。
蒙毅上前接過祚肉恭敬呈與君王,嬴政端起玉盤接過並不食用,問道,“汝王何人?”
此乃臣服獻禮之必經流程,大國之君隨意發問,小國使臣謹慎作答,至於能否成功被對方接納為藩國,全看大國君王之心情。
齊使恭敬答曰,“吾王田建,乃齊國之君,乃秦王之異姓昆弟。”
早轉頭看著這一幕的明赫悄悄問扶蘇,“阿兄,齊王是比父王還年輕麼?”
莫非他現在才十多歲?怪不得能成為史書上最窩囊的一個六國君王,自請投降
此刻儀式還未完成,宮人按規矩尚未上菜,眾人案桌間只有美酒與幾碟下酒菜:醢。
扶蘇擔心小傢伙餓了,先抓了一塊魚醢撕碎喂他,這才在君父與齊使繼續的一問一答聲中,壓低嗓音解釋道,
“阿弟,並非如此哦,齊王比父王年長二十又一,此乃臣服之禮節。”
在這無比重視長幼尊卑的時代,一國君王對外自稱“弟”或“臣”,皆是唾面自乾的無奈之舉。
譬如,先前同樣自請為藩國的韓王,書信間亦對秦王自稱“臣”。
明赫慢慢嚼著魚醢點了點頭,暗道,“好嘛,這樣算起來,齊王差不多都四十來歲了?活了半輩子竟窩囊成這個樣子麼?”
聽見心聲的李斯王綰等大臣,忍不住悄悄勾起了嘴角,小公子真乃一語中的啊,這齊王田建,著實是隻長年紀、不長腦子的廢物之人!
嬴政從自家小崽的心聲中得到了靈感,忽然話鋒一轉問道,“君王后何如?”
齊使聞言,不由抬首望向殿上那位神采俊逸的君王,神色間有些迷惘無措道,“還請秦王知悉,我王之母君王后,已歿數年”
嬴政輕輕笑了笑,“當年,昭襄王以玉連環遺君王后,齊國滿座公卿皆不能解,唯君王后以錐擊破而解之,真乃女中豪傑也!寡人如今尚未派人動齊國寸土,齊王便懦弱至此,率先請服,莫非齊君之志,尚不如其母耶?”
齊國這位君王后,亦算得上奇女子。
當年,秦昭襄王有意攻伐齊國,便派人以一連環玉器贈與齊國,藉機試探齊人之志,正在群臣皆解不開連環而長吁短嘆之時,齊國君王后卻命人取來木錘,將連環砸了個稀碎,以此回應秦王:我齊國如今雖早不復當年強盛,但若貴國敢悍然出兵,齊人必行玉石俱焚之舉!(3)
在齊國大臣們的擔憂下,得知結果的秦昭襄王非但並未怒而攻齊,反倒對齊國君王后之勇氣讚不絕口。
當今齊王乃齊襄王與君王后之子,而他願意毫無懷疑地信任後勝,正因後勝是其母之弟,亦是他的舅父。
此刻,隨著嬴政這話一出口,齊使登時便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境地——
若他順著秦王的話,承認齊王才幹勇氣確是遠不如其母,恐怕齊王懦弱之名便會傳遍天下,從此徹底淪為眾人之笑柄,以他一個臣子之身份,豈敢附和非議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