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城已經有幾年光景了,此刻舊地重遊,發現青陽城熱鬧了許多。
街市上做買賣的多了起來,來往的行人穿著打扮都比以前要好一些,還有一些商鋪十分先進的賣著南洋一些特產。
陳文蕙和趙崇義到了慶和樓吃飯,特意沒有去水閣的雅間坐著,而是去了二樓靠窗的一個座位坐著。
只聽隔壁桌子的人在說話,一個人說:“這幾年我們鎮上許多人都去了南洋,很多已經發家了,我也有些心動。”
另外一個說:“其實,我們這裡也比以前好過多了。工坊多了許多,很多百姓進城來打工,比種地強。再說了,我們湖州的道路是最好的,都是一水兒的石板路,馬車跑起來又穩又快,下雨也不會把鞋子弄的全是泥巴。正是有這麼好的道路,拉貨的馬車就能很快到達目的地,商業也發達一些。”
陳文蕙一笑,對趙崇義說:“要致富,先修路。”
趙崇義說:“還真是,說起來,你們家以前在安縣的時候,就是致力於修路,後來到了德慶,更是大修道路,後來到了湖州青陽城之後,更是在全省修路,不過聽說他回到京城的時候,整個湖州的道路還沒有修完。繼任的黃刺史接著修,現在才差不多修好了。我在京城兵部的時候,就有兵部的官員說,要是全國都打仗了。肯定湖州的兵力最容易調動,主要原因是湖州的道路好。”
陳文蕙玉手支著頭說:“這麼說來,其實道路修好了,對於軍事也很重要。那我們將來去了西北是不是要也修建道路,恩。反正,我是想修路的。那種一下雨就是一腳泥的路,我是忍受不了。”
趙崇義皺著眉頭說:“按說,應該是要先修路,畢竟修路的話,兵力調動也容易一些,往來經商也方便一些。可是,西北可不是江南這麼多石頭山,能開出來石板。西北大多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連樹都是少見的。拿什麼修路呢?”
陳文蕙猶豫了一下說:“恩。我那裡其實有一種方法,有個東西叫水泥,這個配方是從光烈皇帝那裡得來的,要是這個東西能運用就好了,造價便宜,修路是最好的。可惜,那個配方,我讓黑家的人嘗試,卻始終都做不出來,要不我慶春城早就用上了。哪裡還用得著採石。代價這個高昂?”
趙崇義一喜,還想再問,考慮到這裡是酒樓,怕隔牆有耳。就忍住了。忙低頭喝了一口茶,壓下心裡的高興。
這個時候,隔壁桌兩個人的談話又傳了過來,穿薑黃色綢緞衣服的人說:“雖然我們湖州的經濟現在好多了,可是,你是知道我的情況的。我是庶出的。將來必然是要分家出去的。到時候,我父親可能會給我一些田地,奴僕,銀錢,宅子之類的,但是都不會多,哪裡能還過上如今這樣舒服的日子?所以,我想等到分家之後,就把這些江南的田地,宅子都賣了,帶著奴僕去南洋,那樣,能多置辦一些土地,就算是不做生意,光是土地的出產,也夠我們一家子過上好日子了。”
另外一個穿著醬紫色綢緞衣服的人說:“你這個打算倒是也對。最近幾年,我們江南這邊庶出的弟子們,去南洋的不知道有多少。與其在這裡看嫡母的眼色,還不如去外面闖蕩,反正只要有錢,哪裡不能安家。我倒是不用擔心這個,我是嫡出的。可是我現在有幾個庶出的兒子在,雖然都小,可是,我怕將來我家那個母老虎會對我幾個庶出的兒子出手。所以,我想現在就在南洋置辦一份產業,這樣將來,等到孩子大了,就去南洋,一切都是齊備的,也一早就和家裡的小妾們,還有那個母老虎說清楚,小妾們,你們不要惦記著我江南這些產業,田地,鋪面了,這些都是嫡子們的。你們的已經準備好了,在南洋呢,也一樣賺錢。氣候還好。正妻呢,也不要防備著小妾庶子們了,這些人不會和嫡子們爭財產的,將來也不會礙她的眼,他們大了之後就去南洋了,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