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發生認識論導論> 第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部分 (3 / 4)

事們在這個領域裡的工作得到證實,但是還太少受到注意,即:認識既不能看作是在主體內部結構中預先決定了的——它們起因於有效的和不斷的建構;也不能看作是在客體的預先存在著的特性中預先決定了的,因為客體只是透過這些內部結構的中介作用才被認識的,並且這些結構還透過把它們結合到更大的範圍之中(即使僅僅把它們放在一個可能性的系統之內)而使它們豐富起來。換言之,所有認識都包含有新東西的加工製作的一面,而認識論的重要問題就是使這一新材料的創造和下述的雙重性事實符合一致,即在形式水平上,新專案一經加工製作出來就立即被必然的關係連結起來;在現實水平上,新專案,而且僅僅是新專案,才使客觀性成為可能。

非預成結構的建構所產生的問題公認為不是一個新近才提出來的問題,雖然大多數認識論學者提出的看法仍然不是先驗論的(實際上目前在某些情況下已回到了天賦論)就是經驗論的,認為認識從屬於預先存在於主體或客體中的一些形式。所有的辯證觀點都強調新異性概念,併力圖用由正題和反題的相互作用而不斷地發展出來的“新的合題”來加以說明。科學思想史不可避免地提出視界的改變問題,甚至還提出了“範型”的“變革”問題(庫恩);例如,布隆施維克就提出了一個關於推理本質上是動態的認識論。在較為專門的心理學領域內鮑德溫的“發生邏輯學”對認識結構的建構提出了深刻的見解。還可以引證諸如此類的一些其它嘗試。

我們之所以關心這個問題是懷有雙重意圖的:(1)建立一個可以提供經驗驗證的方法;(2)追溯認識本身的起源;傳統的認識論只顧到高階水平的認識,換言之,即只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後結果。因此,發生認識論的目的就在於研究各種認識的起源,從最低階形式的認識開始,並追蹤這種認識向以後各個水平的發展情況,一直追蹤到科學思維幷包括科學思維。雖然這種分析本質上包含有心理學實驗的成分,但也一定不要把它跟純粹心理學的研究混同起來。心理學家本身在這一點上並沒有受騙:在美國心理學會送給我的一個獎狀中有這樣一段重要的話:“他使用堅定地依賴經驗事實的手法研究了一些迄今還是純哲學的問題,使認識論成為一門與哲學分開、與所有人類科學都有關係的科學”,當然在這些人類科學中沒有忘掉生物學。換言之,這個美國學會承認我們的研究包含有心理學的方面——但正如這段話所說的那樣,這方面是作為一種副產品出現的;它同時承認我們的研究目的在本質上是認識論的。

正如“發生認識論”這個名詞本身所表明的那樣,我們認為有必要研究認識的起源;但是在這裡我們從一開始就必須消除一種可能的誤解,這種誤解如果導致把關於起源的研究跟認識的不斷建構的其它階段對立起來則將是嚴重的。相反,從研究起源引出來的重要教訓是:從來就沒有什麼絕對的開端。換言之,我們或者必須說,每一件事情,包括現代科學最新理論的建立在內,都有一個起源的問題,或者必須說這樣一些起源是無限地往回延伸的,因為一些最原始的階段本身也總是以多少屬於機體發生的一些階段為其先導的,如此等等。所以,堅持需要一個發生學的探討,並不意味著我們給予這個或那個被認為是絕對起點的階段以一種特權地位:這倒不如說是注意到存在著一個未經清楚界定的建構,並強調我們要了解這種建構的原因和機制就必須瞭解它的所有的或至少是儘可能多的階段。如果我們已經集中注意於認識在兒童心理學和生物學方面的開端,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認為它們有幾乎是絕對的重要性,而僅僅是因為總的說來它們沒有受到認識論學者們的注意。

因此,認識的所有其它的科學來源仍然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想要著重提出的發生認識論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它的跨專業性質。但是一般說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