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2部分 (2 / 5)

跂行喙息(5),無有異者,此形不異也。

【註釋】

(1)當作“人,物也;物,亦物也”脫“人,物也。”三字。若作‘物,亦物也’,則文義無所屬。本書《論死篇》:“人,物也;物,亦物也。”《四諱篇》:“人,物也;子,亦物也。”並可證。

(2)六畜:馬、牛、羊、雞、狗、豬。這裡泛指牲畜。

(3)五穀:稻、黍、稷、麥、菽。這裡泛指穀物。

(4)蜎(xuān宣):小飛。蜚:通“飛”。蜎蜚:飛翔。這裡泛指用翅膀飛行的動物。蠕(rú如)動:蟲體一伸一屈地爬行。這裡泛指用身體爬行的動物。

(5)跂(qí其):腳。跂行:泛指用腿腳行走的動物。喙(huì慧):嘴。息:呼吸。喙息:泛指用嘴呼吸的動物。

【譯文】

人,屬於物;物,也屬於物。人生的一輩子,活到一百歲。長到十歲的兒童時期,所看到的地上的各種東西,生死變化的現象很多。活到一百歲,臨到將要死的時候,所見到的各種東西,與十歲年紀時所見到的,實際上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古代和後代的人沒有什麼差別,那麼人生一輩子的情況就完全可以推斷出來了。六畜的長短,五穀的大小,昆蟲草木,金石珠玉,飛禽爬蟲,以及用腳行走用嘴呼吸的各種動物,沒有什麼差異的原因,這是由於它們的外形沒有什麼不同。

【原文】

56·5古之水火,今之水火也。今氣為水火也,使氣有異,則古之水清火熱,而今水濁火寒乎?人生長六七尺(1),大三四圍(2),面有五色(3),壽至於百(4),萬世不異。如以上世人民,侗長佼好,堅強老壽,下世反此,則天地初立,始為人時,長可如防風之君(5),色如宋朝(6),壽如彭祖乎(7)?

【註釋】

(1)尺:漢代一尺約合今0。69市尺。

(2)圍:古代一種計算長度的單位。一圍就是兩手的姆指與姆指相對,食指與食指相對所構成的圓周長度。

(3)五色:《周禮·天官·疾醫》注:“五色,面貌青、赤、黃、白、黑也。”這裡指人的面部膚色由於健康情況或情緒的變化而產生的不同氣色。

(4)壽至於百:王充認為正常人的壽命應該是一百歲。參見本書《氣壽篇》。(5)防風之君:參見25·9注(7)“防風”條。

(6)宋朝:春秋時宋國的公子朝,以貌美聞名於當時。參見《論語·雍也》、《左傳·定公十四年》注。

(7)彭祖:參見24·26注(6)。

【譯文】

古代的水與火,和現在的水與火一樣。現在是氣構成了水與火,假使認為古今的氣不相同,那麼古代的水是清的,火是熱的,而現在的水是濁的,火則是冷的嗎?人可以生長到六七尺高,胸圍有三四圍,面部有五種不同的氣色,壽命可達到一百歲,這是萬代也不會變化的。如果認為古代的人,身材高大面貌美好,強健長壽,後代的人與此相反,那麼天地最初創立,剛剛形成人類的時候,就可以讓人像防風氏的君王那樣高大,面色像宋國的公子朝那樣美好,壽命像彭祖那樣長嗎?

【原文】

56·6從當今至千世之後,人可長如莢英(1),色如嫫母(2),壽如朝生乎(3)?王莽之時,長人生長一丈,名曰霸出(4)。建武年中(5),穎川張仲師長一丈二寸(6)。張湯八尺有餘(7),其父不滿五尺。俱在今世,或長或短,儒者之言,竟非誤也。語稱上世使民以宜,傴者抱關(8),侏儒俳優(9),如皆侗長佼好,安得傴、侏之人乎?

【註釋】

(1)莢:豆莢之類。英:花瓣。莢英:這裡用來比喻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