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在脖上,和老員外從夢中驚醒,連滾帶爬,赤著上身,撞了進去,把五百兩黃金擲於床頭,扭身便回,夾氣傷寒,鬧了足足半個月才見康復。萬隆元年,一書生上州求官,攜帶祖傳奇珍“九龍八寶七彩扇”透過門路。於鎮外桔林失竊,哭昏於地。和老員外扶進家裡,好言勸慰,早晨一錠金,晚上一錠銀。甚至倒地學那三歲孩童過家家,直把個書生哄得愁捎雲散,跪辭而去。
龍寶二年……登隆四年……鎮上人如數家珍,如不信,還可以領你去偷偷瞧一瞧這位“江南第一善人”。
和老員外碎銀不離身,銅錢不離手,遇到那外鄉乞兒,街鄰孤寡,隨手便是一串。和老員外還口中念道:“可憐!可憐!怎不讓老夫配這無用之身替了這些苦人,善有善報,多行善吧,跳出苦海,便是天堂。”眼裡還時時垂下兩行辛酸的老淚。
眼見為實。
和大善人的善名隨著車船舟馬,越播越遠、越傳越響。
現下,便又有了了和大善人行善的機會。
角直鎮中央那座朝陽橋上,人頭攢動,一位妙齡少女髮髻散亂,秀目無神,鴛轉泣血,杏腮帶淚,雨打梨花般的面容更是好看。這個天仙似的美女竟要跳下橋去。兩個年輕公子緊扯衣苦苦勸解,怎奈言語笨拙,話不動心。
聽了半晌,鎮上的人聽明白了,原來這位姑娘隨父母赴尾山任上,於湖中座舟沉沒,二者盡歿,只留下一隻家貓和兩個家丁,呼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便要隨父母去那黃泉路上作伴。
美人落難,慘不忍睹。
鎮上的老嫗、大嬸們哭了個嗚嗚咽咽,那些哥兒們也自淚花滾動,恨不得替了這美人投河。“江南第一善人”和合翁和老員外跌跌撞撞搶了進來,衣冠雜亂,鞋襪脫落,嘴角上白沫濡染,急急喊道:“且慢!”照例擲下好大一塊銀子。
投河美女見了銀子非但不笑,反而哭得更兇了:“爹呀,娘呀,萬貫家產兒不要,只要您二老回來,兒再也不撒嬌、不淘氣啦,睡覺兒來捶背,喝茶兒來燒水。爹!娘!等等兒啊!”
哭著,兩位家丁拽住,一條如蔥玉腿已然蹬出橋外。·“啊!”鎮上人閉上了眼睛,半晌睜開眼時,見姑娘並沒有落水,哭暈了過去,斜倚在和老員外的肩頭。
“可憐啊!可憐啊!”和老員外淚流滿面,讓那兩位家丁扶起姑娘,向善人莊院走去。橋上那錠大角,竟然不曾拾起,棄如蔽履。
重人不重金。
十足善人之風。
第二天,善人莊園裡抽抽咽咽,角直鎮一半人沒睡,男青年居多。
第三天,善人莊園裡無聲無息,角直鎮幾百男女屏息靜氣,厭耳細聽。
第四天,善人莊園裡竟有了銀鈴似的笑聲,一清早,善人莊園懸燈結彩,鞭炮齊鳴。
兩閏家丁告訴鎮上人:和老員外已認下小姐為義女,收留在家,百年之後許以全部家產,小姐喪父得父,父女天性,已自滿心歡喜。連隨從二人也蒙老員外收留,充為家丁,侍侯小姐。
此刻,和小姐正承歡膝下,蓮子羹、紫米粥、洞庭桔用罷,泡上一盞香茶,親親地遞於和老員外面前,櫻唇半張,試了試涼熱,脆生生喊了一聲“爹”,把個和老員外喜得渾身亂抖,甜甜地泡酥了骨節。和老員外好不容易才止住歡笑,和和氣氣地說道:“兒啊,你也該梳妝梳妝,去答謝鄉里父老相救之恩才是。”
行善不攬善。
善行歸眾人。
和小姐一聲“孩兒遵命”,把個和老員外又惹得五臟舒泰。
片刻,和小姐從爹爹為指定的繡樓下來,連這位和大善人也不由得心旌搖盪。
八幅裙,龍風襖,珠花簪,烏雲如瀑,膩膚似雪,不笑自嬌,不媚自豔,分明秋香又生,玉女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