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怪獸> 第71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部分 (1 / 5)

第三卷:中國科幻文學史 第十章:臺灣的科幻探索

十章前言

第一節:臺灣科幻的艱難歷程

第二節:拓荒人張系國

第三節:勤奮的黃海

第四節:蘇逸平的中國特色

十章前言

兩岸三地綜合比較,臺灣科幻最為弱勢。既未有大陸龐大的科幻迷群體,和數以百計的科幻作者。也沒有倪匡和黃易這樣影響巨大的單個作家。但是,臺灣科幻界的努力不能被忽視。他們構造了中文科幻的獨特風景。

在臺灣科幻的艱難歷程中,筆者大致介紹一下五十年間的臺灣科幻。拓荒人張系國和第勤奮的黃海是臺灣科幻的兩大元老。而蘇逸平則是臺灣新近最有創造力的科幻作者。

第一節:臺灣科幻的艱難歷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岸文化隔絕三十年,雙方的科幻創作在完全沒有交流的情況下各自肇始。但兩岸科幻他們卻不約而同地將“Science fiction”譯為“科幻小說”。也都曾經使用過,但又放棄了“科學小說”這個稱呼。這是個非常有趣的默契。

的背景下,臺灣科幻文學以自己的特色開始起步。與大陸科幻最大的區別在於臺灣科幻沒有科普創作的淵源,完全萌發於文學陣營,這也使臺灣科幻在發展上少了許多包袱。

1956年,臺灣作者趙滋蕃在香港創作了《飛碟徵空》、《月亮上看地球》、《太空歷險記》等具有科幻風格的作品。這是可以追溯到的臺灣最早的科幻作品。不過,臺灣科幻界普遍承認的第一篇科幻小說是女作家張曉風的《潘渡娜》,1968年發表於《中國時報》。《潘渡娜》是“潘多拉”一詞的臺灣譯法。和同樣由女作家寫下的世界科幻文學開山之作《弗蘭肯斯坦》頗為類似,《潘渡娜》講的也是人造人的悲劇故事。出生於1941年的張曉風是臺灣著名散文家。《潘渡娜》文筆優美、哀婉動人。不過,畢竟是創始之作,在科幻本身的特色方面挖掘得不夠深入。

稍後,張系國和黃海開始科幻創作,被稱為臺灣科幻的兩大元老。臺灣其他的科幻作者還有鄭文豪、葉言都、平路、林耀德、黃凡、駱伯迪、等人。網路時代開啟後,又有“怒加”等網路科幻作者進入這個領域。

臺灣科幻的主要作品有《綠蜻蜓》、《雙星浮沉錄》、《混沌初開》、《傷逝者》等等。其中,葉言都在《高卡檔案》中以檔案作為敘述手段,作了有意義的文體實驗。該作品將“重男輕女”這個農業社會的普遍問題以科幻的方式進行誇張,其思想主題也較為獨特。

宋澤萊也是臺灣科幻的一名重要作者。宋澤萊出生於一九五二年,本名廖偉竣,臺灣雲林人。宋澤萊是臺灣文學界少有的寫作天才之一,大學時代就寫了三本心理學色彩濃厚的現代主義小說。1985年出版了災難題材的長篇科幻小說《廢墟臺灣》。該作品以倒敘的方式,透過“廢墟臺灣”中的一部日記,描寫環境汙染和政治動亂毀滅臺灣的全過程。宋澤萊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聯合報文學獎小說獎等獎項。

1981年,臺灣科幻文學的主要倡導者張之傑主持創辦了《科幻文學》雜誌。但僅發行一期就停刊了。張之傑後來任《科學月刊》主編,在該刊物上經常編髮介紹科幻文藝的文章。

1990年,在張系國的籌劃下,另一個科幻園地《幻象》在臺灣創刊。該刊每期多達三百頁,內容十分豐富。《幻象》與大陸科幻界保持著密切的聯絡,經常發表大陸科幻作家的作品,還創辦了面向兩岸三地的“世界華人科幻文學獎”。不過,由於經費和發行問題,該刊也僅堅持了兩年便停刊了。現在我們還能從網上找到《幻象》的網站。

九十年代末,在網路企業大潮中,葉李華曾經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