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當世腦筋再頑固,洗腦一遍、十遍不成,洗上百遍、千遍,大部分人都很難再堅持己見——關鍵當世人接受外界訊息的渠道極少,除了邸報、官府張貼的告示以及販夫走卒商賈遊人的道聽途說之外,絕大部分人幾乎都沒有接觸外界的渠道。
林縛要陳華章將邸報當成報紙來辦,除了實時可向民眾公佈可公開的中樞及各地訊息、政令外,更主要的是要使邸報成為討論新政、新學、傳播新政、新學的核心工具。
從五月初在崇州匯合,林縛叫陳華章陪同繞江淮大地走了大半個圈。前後差不多四個月,陳華章都不離林縛左右。回到江寧之後,林縛才正式推薦陳華章出掌進奏院,實則是叫他對淮東所施行的新政、所推崇的新學在思想上能有一個系統性的深刻認識。
也唯有如此,陳華章才能領會林縛的意圖,將新政及新學的思想,借邸報這個工具傳達下去,而不是單純的執掌進奏院,替淮東隨時掌握各州府的最新動態。
要說到對新學及新舊政制的認識,趙舒翰不甘於人後的,所編著的《匠典》也即將成書,前六卷也開始付印。林縛本是屬意趙舒翰擔任進奏院使的,奈何趙舒翰早初是雜學的初作俑者,但此時的他與張玉伯一樣,日趨保守。
辦邸報這種事,十分的唯心,筆竿子一歪,指不定就成為保皇堂的輿論陣地。林縛寧可叫趙舒翰進工部去做些實事,也不敢叫他來負責邸報事務。
林縛又說道:“進奏院僅轄有一座小規模的刻印作坊,畢竟之前刻印的邸報數量少,只需要發放到各州府及中樞六部諸監寺即可,然後各州府抄印私售,則不由進奏院管轄;以後邸報的印製量要大增,之前的刻印工坊規模就太小了……”
“或可將印象交給葉家。”林夢得說道。
林夢得所說的葉家,是東陽葉家,不是明州葉家。
葉楷與其父父子兩代人在江寧印書為業,正業堂到今天已是江寧規模最大的書行。林縛早年與趙舒翰聯名所著的獄書,也是由正業堂印製。
林縛說道:“具體的印製,還是由陳公來準備,這邊就不再細談了……”
邸報一事,在途中就跟陳華章等人詳細討論過。
進奏院要將邸報發行之事全部承攬下來,半月為一期,由傳驛分放府縣,官紳士民皆需從傳驛購買,嚴禁地方私印;江寧及崇州、維揚、平江、杭州、明州等城坊戶眾多的大城,也交由傳驛在城裡另置多處售點。
淮東的活字印刷技術較為成熟,在大規模印製上,比傳統的雕板印刷在成本及印製速度上有著極大的優勢,但初定八頁小冊的新式邸報,一本印製成本也要二十錢左右。
初定售價一百錢,一年二十四期,總價計二千四百錢,也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剛開始只能如此了,廉價報紙在當前還不具備能實現的條件——
第20章 數銀
進奏院及邸報等事過去,接下來,林續文、劉師度便說起戶部及鹽鐵司的情況。
除崇州五縣外,淮東控制的其他區域,都併入戶部,夏稅已經結算完畢。這樣一來,戶部歲入的總盤子能有多大,就能得出一個概數來。
中樞財政工作的核心,還在於“量入為出”。要是對戶部歲入沒有一個相對準確的判斷,如何安排來年的軍民政事?
戶部的歲入情況,也是林縛回到江寧首先要了解的問題。
“治鹽事以來,將淮東售鹽也併入之後,鹽鐵司所納鹽斤總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有六倍,但加價款減到十一。兩淮鹽銀今年約摸要減去四成,”劉師度說道,“不會超過九十萬兩銀。”
“還好,”林縛點了點頭,說道,“倒沒有叫人太失望。這眼下,各地民生都苦,都習慣了淡食。這鹽價降下來,再休養兩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