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部分 (1 / 4)

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如水紋,不無美秀,而下邊用大紅一線,上或繡畫二、三寸,數年以來,始用淺色畫裙。有十幅者,腰間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後正幅,輕描細繪,風動色如月華,飄颺絢爛,因以為名。然而守禮之家,亦不甚效之。本朝無裙制,惟以長布沒履,無論男女皆然。”

深衣

代諸侯、大夫、士晚間所穿之衣。流行於先秦。當時深衣,以白色麻布為之。其用途極廣,是朝祭之外計程車吉服,庶人的唯一的吉服。其特點為上衣和下裳相連,衣襟右掩,下襬不開衩,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後深長,故稱深衣。深衣邊緣通常鑲以彩帛,其形制、規格皆有嚴格規定,歷代解釋者甚多,說法有不一致處。及漢代,婦人禮服用衣,裳相連續,與古代深衣同。其樣式,對後代的服飾產生極大影響,唐代的袍下加襴,元代的質孫服、腰線襖子,明代的曳散等都採用其上下連衣裳的形式。今之連衣裙,也是古代深衣制的發展。《禮記。深衣》:“'深衣'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鄭玄注:“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採者。”又《禮記。王藻》:“朝元端,夕深衣。”

長衣。古代基本服裝之一。始為長襖,後成為外衣。袍服源於上下相連的深衣。秦漢以袍服當禮服。其樣式大袖為多,袖口部分收縮緊小,領和袖一般用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形,穿時露出內衣,常見為曲裾。魏晉南北朝男子亦著袍服,但不廣。隋唐以後男子興袍衫。歷史上契丹、蒙古、吐蕃、女真等民族盛穿交領或圓領長短袍,一般小袖緊身,與法服的寬博大袖不同。清代禮服以蟒袍為貴。男子盛行長袍馬褂,女子盛行源自滿裝的旗袍。受陰陽五行的影響,長期以黃色為重,象徵中央,唐以後黃袍為帝王的專用服飾。龍是權勢的象徵,龍袍僅限於皇帝、皇后和皇太子所服。《論語。子罕》:“衣敝縕袍。”《禮記。雜記一》“內子以鞠衣、褒衣、素紗”漢鄭玄注:“六服皆袍制,不禪,以素紗裡之,如今褂袍襈重繒矣。”孔穎達疏:“漢時有褂袍,其袍下之襈以重繒為之。”宋王溥《唐會要。輿服下》:“異文袍,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綢綾及羅,其色紫,飾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綢綾及羅,其色朱,飾用金;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及雙紃,其色黃。六品七品飾銀,八品九品輸石,流外及庶人服綢絹絁布,其色通用黃白,飾用銅鐵。”明陶宗儀《輟耕錄。賢孝》:“國朝婦人禮服,達靼曰袍,漢人曰團衫,南人曰大衣,無貴賤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別耳。惟處子剛不得衣焉。”崇彝《道鹹以來朝野散記》:“婦女制服,最隆重者為組繡麗水袍褂。袍則大紅色,褂則紅青。婦女袍褂皆一律長的,不似男服之長袍、短褂。有時穿袍不套褂,謂之領袖袍,亦得掛朝珠。”

1、獸毛、粗麻之類織成的短褂或織品,後泛指粗劣衣服。為古代貧賤人所穿,因稱貧賤者為褐夫。釋褐指脫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後沿稱料舉及第授官。《詩。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趙岐注:“以毳織之,若今馬衣者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

2、一種長袍。斜領大袖,四周鑲邊,前系長帶,類似後世道袍。漢代以來為士人家居常服,隋唐為盛。宋人稱之直裰。《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六。”顏師古注:“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後漢書。王望傳》:“因以便宜出所在糙,給其廩糧,為作褐衣。”李賢注引許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謂袍為短褐。”《太平御覽》卷六七五引《仙公請問經》:“太極真人曰:‘夫學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