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就是民生方面的不足。
雖然鄉親門也曾開闢田地,種植的蕎麥等低產速成的作物也顆粒歸倉,可那點少的可憐的產量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透過徽商和浙商購買,終究不是穩妥的法子。隨著赴死軍這個大集體展開大規模的建設和備戰,購買的缺陷愈發明顯。
首當其衝的就是銀錢的入不敷出。
以前還可以依靠李四琢磨出來的種種發財手段聚攏銀錢,可這種超大規模的發展需要海量物資,那種依靠小聰明發展起來的奇巧之計開始顯現出小格局小手腕的弊端。
除了銀錢遲早會消耗乾淨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商業購買方式很不穩定,若是有了大的戰事,商業途徑很有可能被掐斷。
雖然商人的逐利本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沖淡這個缺陷,終究是不夠穩妥。赴死軍不能把所有的希望放在這上面。
最大的物資來源還是來自於李四對地方士紳地主的打擊。
透過幾乎是明搶一樣的手段,赴死軍在短時期內聚集起大量的後勤補給能力。但是這種補給能力不具備可持續性,也就是隻能用一次而已。
一次性搶光拿淨地主階層的財富,下次可就沒的搶了。在赴死軍控制的區域之內,新生的地主階層確實是赴死軍的嫡系,但這個階層不可能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創造出什麼財富。真要等到赴死軍扶植起來的這些新地主勢力產生效益,最快也要到明年的七八月份。
李四瘋狂擴充軍備,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赴死軍很可能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為了準備這場誰也不清楚什麼時候會發生的大戰,赴死軍的大半財富都消耗枯竭。在種種生產渠道還不能產生財富的時候,人們反而十分歡喜和期待。
確實是歡喜,也值得期待。
因為每一個人都清楚,李四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重施故技。
赴死軍是靠什麼才發展起來的?大夥又是靠什麼才完成千裡大遷徙的壯舉?
答案就是:
搶。
如李闖一般拷掠四方,甚至比李闖做的更加徹底。
對於這樣的土匪行徑,大夥都是趨之若鶩,根本就不會產生什麼心理障礙。
在這個人命賤如芥的混帳世道里,每一個人都是土匪。是做強勢的土匪還是成為其他土匪的口中食?這個選擇題大夥已經做過無數次了。
每一次大搶都讓人們發一筆財,雖然這些財富大部分還會轉移到赴死軍身上。可赴死軍是自己個的子弟兵,是為自己打仗的。赴死軍強盛了以後才能保證大夥兒的安全,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這個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無論是李四還是路丙寅等人,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盯上了赴死軍的周邊。
大夥兒甚至已經開誠布公的討論這回李大財神會對誰下手。
「進湖北,搶左良玉。」
當李四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左良玉手下八十萬重兵,可不是說搶就能搶的。
左良玉和闖賊交戰無數,可以算是百戰老將了。雖然左良玉這個平賊大將軍從來都是被李闖打的稀里嘩啦,而且是打一次敗一次,可人家總是能夠重新站起來,估計不大好下手吧。
「左良玉,嘿嘿,八十萬大軍,在我眼裡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
李四的大話一放出來,大夥兒的熱情和士氣立刻爆棚。
左良玉要是真的能打,也不會百戰百敗,被李自成打的不敢露面。李大戰神所遇到的對手哪個不比左良玉要強悍的多,不也是全都勝利了麼?
一戰,最多接戰兩次,就能打垮左良玉的脊樑骨,這已經算是最悲觀的論調了。
在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