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去大明山穿什麼衣服> 第374章 遼王是真正的大地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4章 遼王是真正的大地主 (1 / 2)

洪武二十九年新年過後,又有大批人口持續湧入遼東,其中以瀋陽城為最。

這幾年來,遼王儘管一直不鬆口分田到戶政策,但也留了個口子,允許移民自墾荒地三年並免稅,所以內地移民在分到五十畝官田後,往往會開墾更多的荒地。

以前張信等人在管理田產時,也從中收了些好處,對於墾荒行為一般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在三年之後也沒有及時清理。一些農戶明明有兩百畝地,偏偏只按五十畝納稅,富了和尚,窮了方丈。

當然,張信的瀆職客觀上也加大了遼東對內地移民的吸引力,以至於遼王遲遲下不了清理荒地的決心。

“殿下,遼東政策這麼好,就連城裡澡堂子的搓澡工給別人搓上半年的澡,也能掙十兩銀子,比內地強上好幾倍。瀋陽城人口已經突破了四十萬人,城大了也不好管理。”

面對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方孝孺不得不向遼王請示。

遼王問道:“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方孝孺答道:“我們是不是要適當收緊一下遼東的優惠政策,全面清理荒地?免得人口流入速度過快。”

遼王說道:“好吧。以前我是擔心與民爭利,嚇跑了移民。不過現在形勢也變了,那就按你的意見辦,全面清理荒地,取消開原以南各地荒地免稅政策。”

方孝孺答道:“臣估計遼王府這下又會增加四百萬兩的賣地收入。”

遼王笑道:“是嗎?本王這幾年投入了幾千萬兩銀子,只是收回了點利息而已。”

方孝孺又問道:“遼北那裡什麼時候取消優惠政策,清理荒地?”

遼王答道:“明年吧。明年就取消四平、長春兩地的優惠政策。再過三年,也要逐步取消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優惠政策。我們要學會用稅收政策作為調節手段,儘量把關內移民往遼北引導。”

遼王還是想盡量點撥一下方孝孺,適當學習一下後世的思維。

方孝孺又問道:“大遼澤荒地開墾時間不長,大約有兩百萬畝,要不要對外出售?”

遼王說道:“這個就算了吧,暫時還是放在王府名下,作為安置內地移民的過渡。”

按照朝廷的規定,鼓勵親王開墾荒地,所開荒地的收入自然歸親王所有,算是老朱對兒子們的體恤。

按正史記載,洪武晚期,戶部登記管理的耕地大約有八億多畝,但是由於土地兼併嚴重,到了崇禎的時候,戶部賬面上只剩下四億畝,土地縮水了一半。地主澇死,百姓旱死,不得不揭竿而起。這也是大明最後崩盤的根本原因。

遼王到遼東七年多,已經累計開墾荒地大約三千多萬畝,相當於內地的四千萬畝,收成超過內地的一億畝。其中大約有一千二百萬畝是遼王用自己的之國費用開墾的軍屯田。

遼王府現在全額負擔遼東軍費開支,這些田產完全可以作為遼王私產,比四川大地主蜀王的還要多。

但是,為了讓遼東官兵在遼東安居樂業,保家衛國,遼王把其中的大約五百萬畝無償分給服役官兵家屬和退役官兵。

儘管如此,遼王還是有大約七百萬田產可以對外出售,其中包括利用三萬新兵在大遼澤新墾的兩百萬畝新地。如果把這些地都對外出售,可以變現大約一千四百萬兩銀子。

但是遼王考慮得更遠,他寧願讓這些地荒著不能變現。他要引導內地移民到更偏遠的遼北之地去。

何況從今年開始,遼王府的收入越來多了,又是出售工廠,又是全面收稅,又是罰款,再加上適當賣些地,怎麼也有個上千萬兩銀子吧。這還沒算遼王自己在公司的分紅哩!

遼王已經有些看不上這些賣地小錢了。

方孝孺就不一樣,他還是沒有跳出傳統的思維,想多收農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