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論衡翻譯版> 第160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0部分 (4 / 5)

【題解】

東漢時期,在“天人感應”、讖緯迷信思想的統治下,各種迷信忌諱大肆氾濫。從本篇至《解除篇》,是王充批判當時流行的各種迷信忌諱的八篇論文。

王充在本篇中批駁了四種迷信忌諱:一、忌諱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二、忌諱受過刑的人去上祖墳;三、忌諱看到產婦;四、忌諱養育一月和五月出生的孩子。

王充指出,“忌諱非一”,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假託神怪,搬出死人的亡靈,藉以恐嚇世人,使“世人信用畏避”。其實世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鬼神之害,兇醜之禍”,而且各地所講的忌諱大不相同,毫無固定的標準,如果相信這種“虛妄之言”,那就大錯特錯了(“誤非之甚也”)。他認為講究忌諱,不過是為了“教人重慎,勉人為善”罷了。

【原文】

68·1俗有大諱四。一曰諱西益宅。西益宅謂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懼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防禁所從來者遠矣。傳曰:“魯哀公欲西益宅,史爭以為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數諫而弗聽。以問其傅宰質睢曰:‘吾欲西益宅,史以為不祥,何如?’宰質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與焉。’哀公大說。有頃,復問曰:‘何謂三不祥?’對曰:‘不行禮義,一不祥也;嗜慾無止,二不祥也;不聽規諫,三不祥也。’哀公繆然深惟,慨然自反,遂不益宅。”令史與宰質睢止其益宅,徒為煩擾,則西益宅祥與不祥,未可知也。令史、質睢以為西益宅審不祥,則史與質睢與今俗人等也。

【註釋】

益:增添。這裡指擴建。西益宅:《太平御覽》一百八十引《風俗通義》雲:“宅不西益。俗說西南為上,上益宅者,妨家長也。”古人認為西方為上,是尊長之位,西益宅會妨礙一家之長。魯哀公:參見28·23注。事見《淮南子·人間訓》。

史:記事的史官。爭:通“諍(hèng證)”。直言規勸。

作色:變了臉色。

數(shuò朔):屢次。諫:參見25·18注。弗:不。

傅:太傅。參見10·10注。宰質睢:太傅的姓名。生平不詳。《淮南子·人間訓》作“宰折睢”。

不與:不在其中。

說(yuè悅):通“悅”。喜悅,愉快。

繆(mù木):通“穆”。靜。繆然:默默深思的樣子。惟:思索。

引文見《淮南子·人間訓》。“益”字前有“西”字。

【譯文】

世間有四大忌諱。一是忌諱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就叫做不吉利。不吉利必定會有死亡。人們以此互相恐嚇,所以世間沒有誰敢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這種禁忌由來很久遠了。傳上說:“魯哀公打算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吏官直言規勸認為這樣做會不吉利。哀公臉色一變而發怒,左右的人屢次勸諫他都不聽從。他將這件事詢問太傅宰質睢說:‘我打算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史官認為不吉利,你認為怎樣?’宰質睢說:“天下有三種不吉利的事,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不在其中。’哀公聽了很高興。一會兒,他又問:‘什麼叫三不吉利?’宰質睢回答說:‘不施行禮義,一不吉利;嗜好慾望無止境,二不吉利;不聽直言規勸,三不吉利。’魯哀公默默地深思,感慨地自我反省,於是就不擴建住房了。”假如史官與宰質睢勸止魯哀公擴建住房,僅僅是因為怕煩擾多事,那麼向西擴建住房吉利不吉利就不可能知道了。假如史官、宰質睢認為在住宅西邊擴建住房確實不吉利,那麼史官與宰質睢就與今天的尋常人一樣了。

【原文】

68·2夫宅之四面皆地也,三面不謂之兇,益西面獨謂不祥,何哉?

西益宅,何傷於地體?何害於宅神?西益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