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
無疑,趙弘潤是打算將司馬安塑造成不可戰勝的魏國戰神,方便日後司馬安坐鎮河西,甚至出兵河套。
很尷尬,在天下人的眼中,魏國的步兵非常強悍,尤其是魏武卒,但是,魏國舉世聞名的將軍卻很少。
雖然在魏國本土,似駐軍六營大將軍、上將軍韶虎、南梁王趙元佐等等,皆頗有名氣,但若放在整個中原,魏國舉世聞名的名將目前就只有一位魏公子姬潤。
而事實上,像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臨洮君魏忌、南梁王趙元佐、上將軍韶虎、禹王趙元等等,魏國本土足以匹敵趙弘潤的將領其實並不少。
不過這也沒辦法,因為魏公子姬潤,也就是肅王趙弘潤,是唯一一位前後攻克楚國王都壽郢與韓國王都邯鄲的魏人,他前後攻克了兩個國家的王都,並且,至今都沒有打過敗仗,哪怕對手是楚國的壽陵君景舍,亦或是韓國的上谷守馬奢等等。
因此,在天下人的眼中,魏公子姬潤就彷彿比其餘司馬安、魏忌、趙元佐、韶虎等等魏將更厲害。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並非是趙弘潤比這些人更厲害,而是因為他的名氣更大。
在這個時代,一位統帥的名氣與威望是非常重要的。
就好比趙弘潤,若幾年前,他在三川提出順者昌、逆者亡的口號,相信必定會成為眾矢之的,但是在魏秦三川戰役、函谷一日戰役後,當趙弘潤再提出這個口號時,有些部落縱使心中不願意臣服魏國,也不敢公然抗拒,只能透過一些較為緩和的手段,表示他們的不滿,比如說拒絕懸掛魏字國旗以及川雒盟旗。
因此,鑑於自己在三川境內的名聲已無法再提高,趙弘潤索性加大力度塑造司馬安的戰神形象,雖然名聲難聽點,但屠殺幾十萬人的司馬屠夫,勢必會比簡簡單單的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更加知名,更能讓與魏國為敵的人感到驚懼。
這不,在趙弘潤的大力傳揚下,魏將司馬安在三川境內的名聲突飛猛進地提高,以至於秦軍上下,都知道了這位魏國的將軍。
當然了,這件事的負面情況就是,目前秦軍已在想法設法剷除司馬安,企圖斷魏公子姬潤一條臂膀。
“……魏將司馬安滅了烏須,他的下一步,肯定是順勢攻打羯部落。”
武信侯公孫起的這個判斷,並沒有引起帳內諸將的爭議。
原因很簡單,擺著魏公子姬潤這位擅戰的主帥在,司馬安不可能會選擇進攻坐落在伊川的羚部落,因為伊川距離盧氏較近,而雒南距離盧氏較遠,因此,執掌著騎兵的司馬安,勢必會選擇攻打距離遠的羯部落,而將距離較近的羚部落,留給主帥魏公子姬潤只要魏軍的戰略是速攻,那麼這就是最佳的選擇。
而此時,武信侯公孫起終於說出了他打算剷除魏將司馬安與其五萬騎兵的戰略:“……盧氏到雒南,僅有一條狹長谷道,若在司馬安率軍進攻羯部落的期間,我軍截斷司馬安部的歸路,則這位目前名震三川的魏將,必亡。”
秦少君聞言皺了皺眉頭,問道:“敢問大庶長,置魏公子姬潤於何地?”
聽聞此言,王、王戩等將軍也是困惑地看著武信侯公孫起。
不可否認,武信侯公孫起總的戰術是沒錯,但這個戰術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難題,即盧氏,目前已被魏公子姬潤的大軍所佔據。
只要盧氏仍然在魏軍手中,秦軍就不可能截斷魏將司馬安進攻羯部落的歸路。
面對著帳內諸人的眼神詢問,武信侯公孫起捋著髯須,微笑著說道:“因此,要用調虎離山之計!”
“什麼意思?”秦少君困惑地問道。
只見武信侯公孫起微微俯身,手指指向地圖上的盧氏位置,問秦少君道:“少君殿下,您可知那位魏公子,為何率領十七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