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一品富貴txt全本> 第375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5部分 (1 / 5)

這個政策給宋朝成為一個富裕王朝打下了基礎。

就包括趙匡胤收復數國,也是打一國休息幾年再打。這樣百姓便不會因為戰爭而產生多大壓力。

對宋朝這種政策遼國同樣知道,那怕是宋九都不能改變,如北河套,實際宋朝能派官兵進駐了,然而至今繼續羈縻,沒有官員前去,沒有士兵駐紮。

但對於平灤景營四州,遼國也能理解,若是宋朝不得到這裡,那麼門戶就關閉不上。

因此使者回去稟報,大家相信了王欽若的話乃是宋朝的底限所在。至於宋九所說的唐朝營州,沒有人當真。得到平州後,將渝關修一修,便能形成防禦線,得到興中府,試問從哪裡修,孤城懸之於海外,那是送點心給遼國的。這個道理就象以前的涿州城,宋朝將士很勇敢,守了一年多時間,最後還是丟了。就象東易州,因為地勢平坦,懸於易水之北,最後宋朝主動放棄了。

於是兩種聲音讓遼國產生了迷惑。

也有人提醒耶律隆慶莫要大意,包括蕭孝友,可是很快淹沒在其他亂七八糟的聲音裡。

最主要的幾種意見,一是與宋朝決一死戰,收回燕雲。

其次自渝關開始構建第一道防線,遷州構建第二道防線,不讓宋軍北上。

然而最大的一種意見便是請和。

同意將四州割讓給宋朝,但不能稱臣,一旦稱臣了便不能統轄各族,遼國傾刻瓦解分裂,避過宋軍的鋒銳,然後勤政愛民,備戰練軍,學習句踐臥薪嚐膽,以後等遼國恢復過來元氣,一舉收回燕雲。

那有那麼多句踐?

這是為自己割讓燕雲借臺階下的。

因此意見始終不能統一。

就在這時,石普帶著兵馬從海上登陸,宋軍也向四州發起進攻。

有的人醒悟過來,知道不能善了,但還有更多的人執迷不悟,繼續議論要派使議和。這便無形中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

其實還有一次機會。

一般數達到幾萬以上的軍隊行兵,多會出現分兵互相側應的情況。道理簡單,若不分兵,就會呆板,一旦受挫,往往產生大敗,如史上的淝水之戰符堅的前秦軍隊,赤壁之戰的曹操軍隊,還有宋朝高梁河之戰的宋朝軍隊,蕭燕燕南下澶州時的遼**隊。就拿史上對比。若非種種原因,趙恆議和。蕭燕燕未必有好果子吃,高梁河時若非潘美等將穩住敗軍。遼**隊還不夠強,同樣宋軍可能會全軍覆滅。

但分兵也有分兵的弊病,一般來說,若是範圍太狹小了,失去分兵意義,其實是等於沒有分兵,若是範圍大了,相互不能配合,往往被敵人各個擊破。

成功的例子就唐擊吐谷渾之戰。前期幾支唐朝軍隊就在大小積石山之間行軍,到了決戰時,已翻過了日月山,就在青海湖兩邊拉開大會戰了。

最成功的還是後來的淮海戰役,解放軍始終在碭山到固縣以及徐州這一帶穿插,運動,包抄,保持著優勢兵力,或是圍點打援。或是逼降策反,或是以優勢兵力合擊。這乃是大兵力會戰最典型成功的戰例。

失敗的例子就如宋朝的雍熙北伐。

當然,它也未必能適應所有戰役,如大非川之戰時薛仁貴與郭待封也分了兵。而且離得不遠。然而兩將不和,最終必是失敗。

不過常遇春與徐達北上,兩軍離得又很遠。然而他們各自負責戰區,相互配合要求也不那麼緊張。所以雖分得遠,最終大勝。所以說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不過總的來說,這個距離無比的關健。

所以宋九發起數次戰役都注意了這個距離。南來風戰役中雖離得遠,不過那是分時間段分別發起的戰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來的,對相互配合要求並不嚴密。

然而這次有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