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有,一些地區糧食產量陸續出現嚴重欠收。
但與前兩年的大災相比,今年災害情況要好得多,只要不是大的災害,與大的戰事,以現在的宋朝財政情況,就不算是危機。
許多人都知道了王準的事,但沒有人吭聲。
何謂公平,到了這地步,還有人相信神馬的公平?
然後寇準卻主動站出來,說道:“據《洪範》所言,臣推測蝗災旱災是刑罰不公引起的,祖吉與王準均是貪贓枉法情節嚴重之輩,可是祖吉處死,抄沒家產,王沔之弟王準只在私室接受仗刑,繼續為官。兩個人同樣的罪,一個判得極重,一個判得很輕,如此不公,老天怎能不降下災害示警?”
趙匡義便看著王舉正,有些不滿意。
何謂言臣,就是不避親仇。
宋九做錯了,照樣彈劾,王沔做錯了,也要彈劾,這才是好言官。
王舉正無奈,第二天上言五件事。
一廢三司復尚書省,宋朝有尚書省,但是一個虛職機構,沒有實權。就是恢復唐朝的一些官制,讓尚書省代替三司,成為新的執行機構,中書與樞密繼續成為一個決策機構,兩制與御史臺保留稽核之權。提高效率,減少冗官。
謹公舉,朝廷想不使民間人才流失,於是下詔求人,但所舉上來的人良莠不齊,因此進一步落實保舉制,確實替朝廷推薦了能人當賞,但所舉非當也要罰,那麼各級官員舉人就會慎重。
懲貪官汙吏,不要等事情發作了才處理,諸路轉運正副使兼採訪之名,今察部內州府軍臨長吏清廉貪汙情況,在地方上就直接杜止各層官吏貪墨現象。
四是老生常談,省冗官。五是擇遠官,朝廷所用遠官多用負罪之人遠任,然而越遠越難治理,這些官員下去後,多非良善之輩,縱毒傷殘,遠民遭秧,不能上訴,非是朝廷懷遠之意。請朝廷以後不許負罪之人去四川與廣南為長吏。
未必趙匡義會接受,如給轉運使採訪之權,那麼各路轉運使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大,管轄地區又廣,發展不好,便會成為變相的唐朝各個藩鎮。
但這五條都切中了宋朝的時弊,趙匡義下詔賞賜,並且正式任王舉正為御史中丞,而不是權知御史中丞。
然後王沔就悲催了,不久罷相。聞聽詔書下,王沔去找了趙匡義,痛哭流啼,這兩年他太猖獗了。一旦離開相位,保不準有多少人會借勢打擊報復。他又非是趙普與宋九。比較抗打……
所以希望趙匡義手下留情。
可讓趙匡義攆了出來。
不數日,才四十來歲的王沔鬚髮皆白。憂鬱之下,第二年王沔去世。
實際也非是王沔之錯,老一輩大臣馬上陸續退出舞臺,這些新人上來,多是進士上位,不管是誰,皆或多或少沾了一些書生意氣。這與王明等從胥吏上位而來的截然不同,或許各有優劣,但少了胥吏辦事的那種沉穩。多了一份浮躁。
然而還沒有結束。
陳恕轉到東府後,朝廷讓樊知古擔任三司使,這個人用一個小舟便將長江寬窄丈量出來,也是頗有才幹的。
宋九在東府時還為了江南時政,與他好幾次交流。
樊知古可能因為壓力原因,到了三司後,不及陳恕等人,有的沒有做好,因此趙匡義時常批評。
趙匡義越批評樊知古心情緊張。便越容易出錯。
陳恕與樊知古不是老鄉,一個是池州人,一個是洪州人,不過都是來自江南。平時關係不錯。每當聽到趙匡義對三司不滿,陳恕就有些急,護友心切的陳恕便時常找到樊知古。將皇上的不滿洩露,他就是從三司來的。又有本事,對三司十分熟悉。因此也時常提出一些建議。
然而樊知古不知輕重,每次去向趙匡義彙報工作時,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