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親戚是指哪些人> 第30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部分 (3 / 4)

又是一個豐收季。

就在這熱鬧的人歡馬嘶聲中,一輛油壁馬車悄然駛出楊家的大門,沿著官道,徑直往北。

北嶺上。

陶氏居高臨下,目送那輛馬車走遠,滿面鄙夷。

桂月抱著一捆剛紮好得麥子經過這邊,好奇地跟著望去。

“誰?”

陶氏冷笑道:“貴人。”

桂月立馬就明白過來了,嗤笑道:“姐姐你還真會長他人志氣,一個連祖宗都不要了的奴婢,也配稱‘貴人’?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釋然漠然地抬起頭,只看到了一個小黑點、一團黃色的塵霧,掩蓋了一個少女的美好年華。

楊釋賢,這下你如願以償了吧?前方的路,但願你走得順風順水。

蕭牆內外之第87回

割麥、捆麥、拾穗,顆粒歸倉。

車載、人背、肩扛,一直要把收下來的麥子運到自家的場院裡。全部運來後,將麥捆解開,麥穗朝向一個方向,開始熱火朝天的打麥。

宋時范成大有一首詩,寫的就是麥收時節的情景: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打麥完畢,將麥秸用木叉或鋼叉叉起來,抖淨上面的麥粒,集中挑到場院頭上。

鋪陳在場中的麥粒會進行多次的清理。首先是用笊撲將混雜在其中的麥秸摟出來。數次過後,就要進行充分的晾曬。

用木鍁將沉甸甸的麥堆朝四面推開,推成薄薄的一層,再用笊撲或赤腳犁勻,務必讓每一顆小麥都能得到曝曬的機會。

晾曬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犁一次。

剛打下來的小麥軟軟的,抓一把放在口中反覆地咀嚼,將糙皮吐掉,最後剩下的筋道十足的一團,那就是麵筋。是粘知了的最佳利器。

趁著晾曬麥子的空當兒,農夫和農婦們需要將已經曬乾的麥秸歸攏起來,垛成草垛以供日常燒火煮飯之用。

草垛一般都會堆在離家較近的地方,以便隨時取用。

三房的草垛基本都固定在自家菜園的南頭。

運麥秸也是個不小的工程,一個往返也要走上一兩里路,三趟四趟是幹不完這活兒。

老三早就預備下了大捆的麻繩,一次捆個百八十斤麥秸不成問題。捆好的麥秸比他高、比他大,背在身上,要不是走動起來,根本不知道下面還有個人。

這個時候,連陶氏都於心不忍了,一個勁兒喊他“少裝點兒”。可是老三總是會說“沒事兒,背得動,我有數”。

孩子們則一旁看著,對父親充滿了崇拜。懂事一點的,像釋懷和釋容,就會替父親感到心痛。

也只能心痛,這些事,她們兩個小腳的女孩子根本幫不上忙。

倒是釋然,捆了一大一小兩個草包,大的甩到自己背上,小的掛到釋言肩上。

桂月一看著了急:“言哥兒還小,哪能幹這活兒啊!”

陶氏伸手攔住她,沉聲道:“別管,讓他試試那個滋味兒沒什麼不好。”

桂月愣怔了一下,仔細瞅瞅陶氏的表情,心裡直犯嘀咕:這是要鍛鍊言哥兒呢,還是在默許二姑娘的舉動?

似乎從上次孃兒倆說過一次話之後,姐姐對二姑娘的態度,明顯就不同了。不敢說惟命是從吧,至少也是偏聽偏信。

孃兒倆應該是說了什麼秘密吧?

不過呢,桂月懶得操心。她就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自從二姑娘跟太太說過話,太太的心情立馬就好了,再也不糾結被楊家除名那件事兒了,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家裡頭的生活,似乎比往常好了些呢。

不說別的,以前家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