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與冤鬼溝通。他們找到慧心所在的道觀,門前庭院瘴氣繚繞,令人心生不安。
“這位道士果真有些不尋常。”元芳在旁邊低聲道。
狄仁傑微微頷首,兩人緊隨而入,向慧心提出了查詢。慧心穿著道袍,神情自若,面色似乎因發現狄仁傑而稍有意外。
“狄大人,久仰,我可為您做些什麼?”慧心言辭間不乏恭敬,卻又暗含警惕。
“道士,花翠失蹤,聽說你與她有過接觸。”狄仁傑直言不諱,目光犀利如刀。
慧心微微一怔,隨即露出一絲不屑:“她不過是迷途之民,初聞道理,實在不值一提。至於她的失蹤,或是另有他因。”
“另有他因?難道你曾為她進行什麼儀式?”狄仁傑不放過任何細節。
“人心難測,而她並未聽從我之言,也未真正領悟真諦,反而執迷其道,最終自是困於迷霧之中。”慧心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輕蔑,語氣中透著一股不屑。
狄仁傑暗存疑慮,瞬息萬變的氣氛中,他察覺到慧心說話時的眼神閃爍,似乎有所隱瞞。於是他決定深入調查道觀內部。
信步而入道觀,狄仁傑與元芳根據耳邊繚繞的吟誦聲循聲而去,眼前則是一間神秘的法壇,四周紙符密佈。那裡似乎流淌著一股陰森的氣息。
,!
“若花翠真的在此進行過神秘的儀式,那麼她可能留有痕跡。”狄仁傑低聲說道。
元芳四下打量,突然在法壇一角發現了一張撕碎的信紙,紙張的質地和網址一模一樣,顯然是花翠曾經留下的。
“這是一封孤獨的信,似乎從未傳送,寫的是她對人生的迷茫,以及對未來的恐懼。”元芳道,聲音有些沉重。
“看來我們離核心真相又近了一步。”狄仁傑握緊拳頭,決心再次與慧心對峙。
面對慧心,狄仁傑拿出撕碎的信紙,冷冷地看著他:“道士,我想你必然對這些內容心知肚明。”
慧心額頭微汗,卻仍舊神色鎮定:“這些不過是她個人的情感抒發,無法與失蹤聯絡在一起。”
“你要知道,花翠的失蹤背後定有隱情,而你與她的交往,必然是疑點。”狄仁傑的聲音越發堅定,猶如一把利刃。
“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絕對無意傷害她。”慧心保持冷靜,語氣中卻摻雜著恐懼。
經過再三纏鬥,狄仁傑始終未能從慧心那裡得到真實的答案,心底的疑惑卻愈加深重。
接下來的幾天,狄仁傑與元芳並未放棄,開始在長安城中排查那些與花翠關係密切的人。與此同時,他們也密切關注著道觀的動靜。
在此過程中,狄仁傑忽然思及道教文化中的瓶中靈。傳聞此物可誘發幻覺,遭人利用便會輕易地迷失心智。
情急之中,他決定潛入道觀一探究竟,連日的觀察,讓他對張役等守衛的習性早已瞭如指掌。夜幕降臨,狄仁傑與元芳悄無聲息地潛入道觀,試圖找出對花翠失蹤的更深一步的證據。
在一間封閉的密室中,他們果然發現了許多瓶瓶罐罐。一個昏暗的角落,地面上則是幾本古籍,描繪著神秘的法術和例項,正是用來操控人心的工具。
“看來,慧心的確在施展某種術術,試圖將花翠困於其法中。”狄仁傑低聲說道,神情變得嚴肅。
元芳沉思良久,終於道:“可是,若她已經被困,為什麼沒有人去解救?這其中必有隱情。”
“而慧心可能正是幕後黑手,導致其中勾結。”狄仁傑目光如炬,思緒翻湧。
隨著調查的深入,狄仁傑瞭解到某些道教施法並非全是迷信,許多曾有死者解冤的傳說,皆在道士的操控之中,成為了權勢與金錢的工具。
倒口為證,恰逢此時道觀內傳來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