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任命溫嶠為丹陽尹,意圖監察朝廷動靜。但溫嶠卻向司馬紹告發王敦奪位的圖謀,司馬紹於是下令討伐,並偽稱王敦己死,激厲起士氣並派兵討伐王敦的部眾。此時王敦病重,根本不能統率軍隊,於是以誅溫嶠等奸臣為名,以哥哥王含為元帥,命錢鳳、鄧嶽、周撫等率五萬兵,水陸並進地攻向建康。後中軍司馬曹渾在越城擊敗王含,王敦聽到後大怒,更意圖親自領兵作戰,但因病重乏力而無法下床。另一方面,錢鳳等人率軍到建康,屢遭司馬紹親率的軍隊擊敗。此時王敦逝世,享年五十九歲。王敦死前仍然和養子王應及羊鑑說他死後要先置文武百官,然後再處理葬事。但王應及後秘不發喪,用席包裹屍身後在外塗臘,再埋在屋中,即與諸葛瑤等人縱情酒色。不久王含、沈充、錢鳳等軍都被擊敗,王敦之亂得以平定。之後王敦即被起出屍身,燒燬衣冠,並擺成長跪的姿勢戮屍,頭顱被斬下後與沈充等人的頭顱一同被掛在城南朱雀桁上,向平民展示。及后王敦的屍首都沒有人敢收葬,最後在尚書令郗鑑的建議下才讓王敦家屬收葬。
王敦覆亡後,王敦各黨羽都被追捕,但琅琊王氏並未被牽連,如王導等人更獲加官晉爵。
………【第三十五篇 王恭生】………
王恭(?…398年),字孝伯,東晉太原晉陽人。卒於晉安帝隆安二年。王蘊之子,晉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兄。東晉外戚,定皇后之兄。其父王蘊官至光祿大夫。史稱“有清辭簡旨,而讀書少”。曾經擔任過丹陽尹、中書令、太子詹事等職,為官正直、清廉,與王忱齊名。王恭曾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引用文獻'謝安稱譽:“王恭人地可以為將來伯舅。”被任命為青、兗二州刺史。隆安元年(397年)四月,王恭以除王國寶為名向首都進軍,司馬道子殺王國寶以求罷兵。不久,司馬道子又以王愉制約京口和荊州的勢力。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王恭第二次率北府兵進軍首都,殷仲堪與桓玄一同響應,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派人策反了劉牢之,許事成即以王恭位號相授,王恭兵敗被殺。
王恭主要事蹟
一、仕途經濟
起家為著作郎,嘆道:“仕宦不為宰相,才志何足以騁!”累遷吏部郎,歷建威將軍。孝武帝時,為前將軍,兗、青二州刺史。慕容垂入侵青州,王恭遣偏師禦敵,失利,降號輔國將軍。會稽王司馬道子執政,寵信王國寶等小人,王恭經常正色直言,為道子所忌。
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四月,王恭以除王國寶為名向都城建康進軍,司馬道子賜死王國寶、誅殺王緒以求罷兵,王恭還兵京口。不久,司馬道子任用王愉為江州刺史,以制約外鎮的王恭、庾楷等。隆安二年(398年),王恭計劃第二次率北府兵進軍建康,桓玄、殷仲堪一同響應,推王恭為盟主。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派人以重利說動北府軍將領、王恭屬下劉牢之倒戈'4',王恭兵敗,被司馬道子殺害於建康的倪塘。王恭的五子及其弟王爽、王爽兄長的兒子秘書郎王和、孟璞、張恪一同遇害。
二、恭性伉直
《晉書》本傳稱“恭性伉直”,“暗於機會,自在北府,雖以簡惠為政,然自矜貴,與下殊隔,不閒用兵,尤信佛道”,這是他失敗的原因。他“臨刑猶誦佛經,自理須鬢,無懼容”,說“我暗於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豈不忠於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死後家無餘資,為時人所惜。桓玄執政,追贈王恭為侍中、太保,諡曰忠簡。五個兒子在先前被殺,有一庶子王曇亨為桓玄所養,義熙中為給事中。
據《隋書·經籍志》王恭著有文集五卷,今佚。
家族——妹妹——皇后
東晉定皇后王法慧(360年…380年),晉孝武帝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