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根本是運動。那麼世界的根本就是變化,那麼人的根本也在這個‘變’上面。
不能適應,就得改變,
不能改變,就得適應。
違者!
出局!
4。 有容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我的老師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不懼不貪。而我的理解就是:不顯,不爭,圓。雖然人不可能真的做到無慾的境界,但可以做到寡慾。欲多則為‘俗’。所以索取要有度,這個世界上驅動人的行為的東西有兩樣,一為爭名,一為爭利,兩者都是無止境的。貪的大門如果一不小心開啟,就入高空走鋼絲,不小心就要落馬,因為滿足慾望的過程中,很容易被引誘,而失去自己,也很容易去破壞別人的利益而遭到抵制。要壓制這種抵制,需要很強的勢,這可就玩大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歷史上貪至極致而能全身而退的,估計不會超過一手五指之數。而能夠全身而退的人,絕對是騙術的極道高手――人越貪,臉越厚,心越黑,仁義面具也牢(沒有面具還敢貪?),我們一般人就望塵莫及了。所以你若很貪,貪一點就夠了,慾壑難填,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結果必然是在慾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後悔為止。這裡我講了貪。有容的內涵,實際上遠遠不止‘貪’的含義。寬容、開朗、無為、謙虛、大度……都是‘有容’的體現。前文有述,‘度’的含義就是可接受範圍或者可容忍範圍。可接受範圍越小或可容忍範圍越小,心胸越狹窄,人就越浮燥;可接受範圍越大或可容忍範圍越大,心胸越開闊,人就越寧靜,當然,到了本人這一層次就有點神經質了,因為我如今的程度已經接近破策十策之:無物不可忍,無物不可棄,無物不可脫!平時想生氣都難。(我暈,感覺要飛昇了!我才二十四,不想飛得太早呀!)
這裡與大家交流一個經驗:找到一個地方,最好是草地,山坡,高山等人煙少的地方,找一片視野開闊的地方,找一個很好的天氣,最好是萬里無雲,然後躺在地上——看藍天。要訣是:不能有人類的喧囂、視野中不能有除了天空外的任何雜物。這種氣氛下,你能感受到空氣的呼吸,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脈動,你能感受到天空的變幻。這個時候會感覺好像與天地連為一體,天地的容量就是心的容量。這種狀態下,時常會冒出很多靈感與感悟。就算冒不出來,光是那種氛圍就讓人沉醉,而心胸,不開闊都不太可能。14-18歲間,每週我都會跑到我家後邊的山坡上,一躺就是好幾個小時,從未間斷。如今拿出來丟人現眼,當然是因為這種方法的有效(對我而言)。迷徒類或者煩燥類的朋友,有興趣試試看。
心有多大,氣度就有多大。我時常作一個錯誤的比喻:
到底是宇宙大
還是心大
問題不在它們的尺寸
而是你的心
能不能把宇宙
裝下
5。 樂觀
樂觀而豁達,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一種積極的態度,一種心境,雖然到了我這種程度,對於任何一種情緒,情感都是甘之如飴的(均分七情),學會去享受任何一種情緒。不過本人仍然建議大家去選擇積極的情緒與情感。我們需要得到不代表我們不會失去。當失去的時候負面的情緒就會隨之產生,這些情緒要正對,要淡除,否則將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