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部分 (2 / 5)

。可是也有他自身的侷限性。比如,當軍隊陷入亂戰時,當來不及擺出嚴整的隊形時,士兵們會顯得無所適從,戰鬥力下降。

要知道戰場的情形千變萬化,地形也各種各樣,不是什麼時候戰鬥都有時間讓你戰列整齊的。

以往岱山軍就是太不重視訓練個人的戰技,才導致在膠州之戰中損失慘重。

李彥直重新修訂了訓練條例,在陣列訓練的基礎上新增了個人技藝的訓練。

訓練從個人的體力耐力到戰鬥的本領應有盡有,李彥直規定,在新兵訓練期,除了練習陣列以外,所有士兵每天早上都要負重行軍二十里,下午進行個人戰技訓練。

火槍兵練習射擊速度準確度,雖然這個時代的火槍子彈是圓的,也沒有膛線,命中率很低,二十步以外就不能保證射中,只能靠排槍的形式殺敵。

李彥直規定火槍手訓練時靶子就放在二十步外,讓火槍手練習射擊。

長槍手則訓練他們力度和精確度。李彥直專門設定了舉石鎖訓練方法鍛鍊長槍手的臂力和腕力,在膠州和滿兵的戰鬥中,好多士兵明明刺中了滿兵,卻不能刺透滿兵的三層鎧甲,這就是力氣的不足。

當然要練成好的槍術靠閉門造車不行,還要掌握住出槍的發勁方式,一個槍術好手能一槍刺穿一棵堅硬的樹木,而往往比他力氣大的卻做不到這些。

為此李彥直找到了一個真正的用槍好手,楊斌,滄州人,相傳是宋朝楊家將的後人,使得是一手好槍,“濟王”朱帥炊舉兵反順時,楊斌加入了明軍,後來滿清入關,朱帥炊在王鰲永等人勸降下繳械投降,降了滿清。軍中好多人不願投降,與清兵幹了一仗,不敵,軍隊被打散。楊斌便投奔膠州的親戚,他的親戚恰好是李彥直的鄰居。後來楊斌便和親戚一起投奔了岱山。

李彥直向任思齊推薦了楊斌之後,任思齊特意讓楊斌展示了一下本事,果然名不虛傳,一個小旗的長槍兵根本不是楊斌的對手。楊斌的槍法不僅穩準狠,而且力道極足,能輕易的刺穿樹幹而長槍不損,大槍使將起來,能抖起三朵碗大的槍花。

在楊斌之前,任思齊見過的武藝最高之人就是黃鳳舞,可是現在在任思齊看來,三個黃鳳舞加起來恐怕也不是楊斌的對手。

看到楊斌的武藝後,任思齊大喜,當即加封楊斌為總旗,擔任新兵的槍棒教官。要求楊斌教授士兵們使槍的發力技巧,並傳授一些適合戰陣的槍術。

楊斌是個實在的莊稼漢子,被委以總旗之職後當即大喜,跪地向任思齊磕頭,表示一定會全力教授士兵們槍術,絕不藏私。

經過了幾天的思考後,楊斌總結出了幾式適合戰陣上使用的槍術,在任思齊和李彥直面前表演後,任思齊去繁就簡,讓他只傳授一式直刺的槍術。

“將軍,只練習這一式進攻的槍術恐怕不夠啊。”楊斌老實的說道。

“若是五個士兵同時用這一招向你進攻,並且每個人練得都很熟,你能格擋住嗎?”任思齊淡淡的問道。

楊斌想了想,搖搖頭:“擋不住,不過我可以躲過去。”

“戰陣之上輾轉的空間很少,哪有地方讓你躲?連這一招就夠了。”

既然任思齊這樣說了,楊斌只能領命,不過他私下裡還是反覆琢磨這一招,以求能夠達到威力最大。

琢磨了幾天後,他終於有所得,親自動手製作了人形木耙,在木耙的重要位置上裝上木球,讓士兵練習直刺時就衝著木球刺殺,既能練習槍術又能練習刺殺的準確度。並且把這一招槍術變為往不同角度的刺擊。

而李彥直更是在他這教授的基礎上編制了新的條例。楊斌在人型靶要害部位上共裝了九個木球,李彥直便規定,槍兵經過新兵期訓練後會進行考核,從二十步以外向木耙衝刺,刺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