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6部分 (3 / 4)

長史、司馬等七人都被封侯。

王基還是一位正直清廉的臣子,他長期擔任要職卻治身清素、不營私產,死後家無私財。他在目睹魏明帝曹叡大興土木後敢於上疏直諫,他的上級曹爽**導致國內風化大壞,王基也敢於不畏強權撰寫《時要論》加以譏諷。

總的來看,王基是一位內外兼修、德才兼備的人物,但他效忠司馬氏,有維護世家統治之嫌,讓呂布深為不爽,也正因為不爽,呂布才更不想讓王基繼續為世家統治效力。

呂布果斷地將王基收為義子,留王翁為朝廷任職,王翁本來不想讓王基拜呂布為義父,但迫於呂布的權勢,只得無奈接受。

呂布將王基同時拜在鄭玄、司馬徽兩人門下,料想若是培養得當,雖不至於有諸葛亮、陸遜那樣耀眼,卻也是獨當一面的軍政大才。(未完待續。)

第727章 國淵和孫禮

司徒鄭玄一直辦私學,被下面一些世家出身的學生蠱惑,一直對呂布全民教育的國策略有微詞。

呂布曾跟鄭玄平心靜氣地討論過這個問題,先以“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問題。

呂布成功地讓鄭玄接受了新斷句的新含義“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那就是好事,應該讓他們發揮,如果人民還沒有掌握的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

鄭玄接受了呂布“教化萬民”的宏偉想法,呂布讓鄭玄參觀過由呂布自掏腰包新建的各地小學堂、中學堂,跟那些小學生、中學生以及他們的父母詳細傾談過,鄭玄開始對呂布興辦全民教育的利國利民之處,有了深入的認知。

而且,因為呂布的有些言談,讓鄭玄想起自己年少時的情景,不勝唏噓。

鄭玄的家世本來比較顯赫,其遠祖名叫鄭國,字子徒,是孔子的弟子,其後世封為朐山侯,鄭玄的八世祖鄭崇,字子游,為高密大族,西漢哀帝時官至尚書僕射,鄭崇為人剛直不阿,很受哀帝的信任和重用,常與宦官、倖臣董賢等作鬥爭,後來佞臣誣陷,慘死獄中,到了鄭玄出生時,鄭氏家族已經敗落了,他的祖父鄭明、父親鄭謹,都沒有出仕,只在鄉間務農,家中生活也比較貧寒,鄭玄的求學路上充滿了艱辛。

鄭玄明白,自己現在雖然名滿天下。歸根結底也是門第衰落的寒門,若是再聽信那些世家出身的弟子言論,阻撓呂布全民教育的普及,可能會有很多跟自己出身背景很像的少年這一生都沒有機會讀書。

鄭玄將心比心,以己度人,不得不承認。呂布這個全民教育辦得很好,從此後他把自己那些別有用心的世家弟子們都逐出師門,開始有意地招收一些寒門子弟為門生。

十數日前,呂布和司徒鄭玄並肩作戰,推崇孟子之道,又推出五德平等的新五德始終說,鄭玄的聲望更加尊崇,呂布跟鄭玄的關係也日漸友好,兩人亦師亦友地和睦相處下去。

鄭玄把他一個得意門生推薦給呂布。那人名國淵,字子尼,乃是青州樂安郡蓋縣人,他原來曾跟邴原、管寧等人到遼東郡躲避兵亂,當初邴原、管寧、王烈被遼東的公孫度遣送到呂布的鄴城,國淵沒有回來,等公孫度被滅了以後,國淵得知呂布沒有善待邴原、管寧、王烈。所以拒絕呂布徵辟,歸隱家鄉。託辭不出。

後來邴原、管寧、王烈從呂布的薦舉,各自擔當重任,國淵這才瞭解呂布的苦心,想要投效呂布,但因為此前拒絕過呂布的徵辟,冒然前往。恐被呂布拒絕,便拜訪師尊鄭玄,讓鄭玄為他推薦。

呂布得知國淵來投,大為欣喜,因為這個人雖然在演義上不出名。但他在治政功績比得上棗祗等人。

歷史上,國淵受曹操徵辟為司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