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朱元璋大事件紀年> 朱元璋大案(4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朱元璋大案(46) (1 / 3)

在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揮灑著鄉野之氣,已然是錘鍊過的皇帝。他的身後,正是那個動盪不安的歷史舞臺,曾經是他披荊斬棘的發源地,而今,當他坐在這座金碧輝煌的龍椅之上,卻愈發感受到一股無法遏止的緊張與沉重。此時的朱元璋已是半百之人,蒼勁的臉龐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與政治鬥爭留下的傷痕。此刻,他的內心正醞釀著一場空前絕後的風暴。

大明初立,國勢雖強,卻暗流湧動。一方面,士人為重新修訂的漢律感到振奮,另一方面,地方豪強與朝中權臣之間暗潮洶湧,這令朱元璋如坐針氈。他深知,一場大案的發生,雖能清洗內部的腐敗,但同時也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恐慌與猜忌。

就在此時,南京城內發生了一起離奇而恐怖的命案。位於城東的漁舟煙閣,一位著名的文士,名叫王宏,因在城中廣為傳唱新編的詩詞而聲名顯赫,然而,他卻在某個深夜被人殺死於書房中,死狀慘烈,鮮血染紅了整個房間。人們見之無不心驚,王宏的死不可思議,因他向來以和善著稱,文治武功,結交了不少權貴。

朱元璋得知訊息後,面色凝重,隨即召見了心腹大臣馮勝與李景隆。他雙手緊握龍椅的扶手,神情中透著一絲急切與不安:“王宏之死,絕非偶然,必有隱情。若不追查清楚,天下人心可用,何來明朝江山穩定?”

馮勝微微頷首,陽光透過窗戶灑下,照在他幹練的面容上。他沉聲道:“陛下,王宏生前與各地豪強交往密切,或許是因為某些利益衝突。而依微臣所知,王宏曾經賭博於一場文士聚會上,後因負債累累,得罪了不少人。”

“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殺人,且王宏並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李景隆插言,面容中顯露出幾分擔憂,“若真追查下去,恐怕又是一場滔天的風波。”

朱元璋沉吟片刻,忽然一拍桌子:“風波什麼的,總要有人扛住。此案涉及之廣,必不可輕言放過。即刻派人四處調查,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自此,兇案開始在南京城內外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調查小組由馮勝和李景隆共同負責,他們深入京城的夜市和酒樓,打聽關於王宏的種種流言,每一名與他有過接觸的人都被帶到問事堂。王宏的妻子,一名楚國女子,面色憔悴,滿眼失神,她望著這對執意追查夫君之死的官員,喃喃道:“我就知道他會有心事,但他從未跟我提起過,我只願他好好的。”

馮勝與李景隆見她如此悲痛,心中也漸感不安。馮勝語氣柔和地問:“王宏生前可曾言及與誰有過爭執?”

女子搖頭,淚水奪眶而出,淌過她蒼白的臉龐:“我……我只知道他常常在夜裡寫詩,提筆記錄下腦海中的念頭。他的詩中有些字句,讓我覺得他或許在藏著什麼秘密。但他從未告訴我。”

至此,兩位大臣意識到,或許隱藏在此案後的,不僅僅是仇殺那麼簡單。

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王宏的身邊聚集著一群才子雅士,或因酒興高歌,或因名利之爭,這些士子們的爭鬥與合作構成了一幅扭曲而複雜的關係網。馮勝向李景隆擺出一張關係圖,皺眉道:“你看,這張圖真是錯綜複雜。每一條關係都可能成為嫌疑,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嫌疑人浮現出來,但是證據卻始終難以捉摸。”

最終,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名不知名的地方小民的口中。他偶然在街市閒聊中提到了王宏在某次宴席上與一位豪強大商發生過激烈爭執,“那晚喝得爛醉如泥的時候,他曾提到有一份極其重要的詩稿,那是他一生的心血。”小民低語,神情中透出幾分忌憚。

“那詩稿,是否可能與他之死有關?”李景隆迅速捕捉到資訊,內心一陣激動。他立刻提議去查詢那位罕見的大商,名叫富甲,身負重金,坐擁萬頃良田。

朱元璋在得知這一線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