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工業民科 好閒> 第334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4部分 (1 / 5)

不多久,市建築研究所派來了人,他們扛著標尺出現在了街道上,在人們的視線中,這些不知測量什麼的人成了十分神秘的存在,往往他們的出現就能吸引不少人在遠處跟隨圍觀。

這更加驗證了人們猜測,老百姓平靜的生活似乎一下子被改變,街頭巷尾都能聽到熟悉的人們湊在一起的議論聲,有那好事者更是向扛著標尺的工程師詢問,偶爾換來一聲半語模稜兩可似的回答,就能讓他們高興半天,然後再由他們之口向四面八方擴散!

從這些隻言片語的流傳出的訊息,市民們漸漸知道了,市裡還真的要這一片大規模的動土施工,就是不知道將來他們這些老百姓要被搬遷到哪裡。

濱城電錶儀器廠正好在這一地區,全廠共有上萬職工,包括家屬上十萬人,他們都生活在這一片被市裡規劃為中心商務區的地方,工人們對這樣的訊息尤其關注,甚至就連廠裡的領導幹部也私下裡討論或者向上級打聽情況,有人甚至想向上級反映情況,要市裡取消這個決定,這幾年他們廠發展得很好,市裡讓他們搬遷到別處去肯定會打亂廠子的發展程序和打擊人心,企業裡的許許多多職工都想不通。

作為省市重點企業,濱城電錶儀器廠參加了不少國防工程,他們生產的電錶儀器馳名東北三省乃至全國,尤其他們廠生產的照相機更是市場歡迎產品,產銷量不斷增加,85年企業已經制定了擴產目標,今年的照相機生產量要達到上萬架。

突然到來的搬遷訊息,讓廠裡上下十分震驚,愕然,就連企業的領導幹部也都不理解上級的決定!

濱城的照相機生產始於1959年,由濱城光學儀器廠職工陳啟潤、仲兆倫、毛瑞恆3人,參照民主德國(東德)潘太斯135型照相機,手工加工製造了1臺哈Ⅰ型120照相機,並作為發起人,向濱城第二工業局提出申請生產照相機。

第二工業局決定把籌建中的地方國營濱城光學器械廠和光學儀器廠合併,於1959年7月29日正式命名為地方國營濱城照相機廠,而濱城電錶儀表廠的照相機廠建於1971年,1972年研製出DF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這些年濱城照相機產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75年12月份,電錶儀器廠的照相機大樓竣工正式投產,這座大樓分三層,白色的高大建築主體,佔地面積1296平方米,建築面積3888平方米,生產面積達到1652平方米!

到了84年,這家企業生產的孔雀牌DF1型照相機更是達到了6000架,GSF—2型縮微儀增加到2000架。

在電錶儀器照相機分廠研究人員的不斷努力下,孔雀DF1型照相機更是突破了零下40度的極低溫,隨著南極科考隊員遠征南極大陸,在極其寒冷的環境下,相機運轉自如,拍攝照片清晰,受到了南極科考隊員的好評,被譽為用於南極攝影較理想的相機!

照相機分廠與濱城照相機廠,被視為濱城的兩大照相機生產基地,市裡更是把照相機當作濱城30種拳頭產品之一,可見對其的重視程度!

這個年代國內照相機品牌異彩紛呈,又恰逢七八十年代國內掀起了一場照相機產銷熱潮,各地紛紛上馬照相機廠,一時間湧現一大批國產照相機品牌,先後有海鷗、鳳凰、珠江、牡丹、太湖、東方、友誼、紅旗、東風、紅梅、虎丘、長城、青島、華蓉、華中、西湖、天鵝、孔雀、鴻雁、華夏(百靈)、美樂、三友、甘光、華山、華光、飛躍、百花、湖光、海燕。

但遺憾的是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國產照相機品牌相繼沒落,時至今日留存下來依舊生產的也就海鷗和鳳凰,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資金短缺、產品技術低所造成的,但是還好現在是80年代,國產相機還有發展時間,還能試著努力一把,把民族照相機品牌做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