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仙俠小說>蜀漢之莊家漢螞蟻> 第1028章 首尾難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28章 首尾難顧 (1 / 4)

東面有號稱五萬實則三萬,正在佯攻廣陵的側翼。

西側後方有陸遜親自率領,號稱五萬實則兩萬的策應援軍。

孫權親領十萬大軍在上岸之後,就心急火燎,急不可耐地向著合肥而去。

說實在的,就算是當年蜀國拿下涼州,孫權也沒有這般著急過。

不但不著急,而且還存了看好戲的心思。

畢竟自古得天下者,皆是先平關中再定涼州,有誰是先定涼州再進關中的?

更別說涼州這種地方,不但地廣人稀,而且還有胡人作亂百餘年。

唯一的好處,就是產良馬。

但想要良馬,你能繞得過胡人?

到時候索要良馬越多,胡人怕不是就反得越快?

蜀國貪圖這種地盤,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很難說。

別說是孫權和陸遜,就是曹叡和司馬懿,都未曾想過,蜀國非但能在短短數年,就盡收涼州胡人之心。

更是把涼州治理成出產毛料的地方。

所謂衣食住行,民生根基。

特別是衣食,人人所必需。

涼州成了毛料產地,以後別說是亂,就是再出幾個像姑臧那樣天下聞名的富邑都不奇怪。

注:兩漢交替時期的姑臧,即後世的武威,因為避過了戰亂,又處於絲綢之路的節點,是中國有史料明文記載的第一個不夜城

再經過關中這一戰,孫權算是徹底看明白了。

蜀國在治理胡夷這方面,是真的有一套。

南中種了甘蔗,涼州生產毛料,雖然不知道幷州以後會成什麼樣。

但想到馮永能快速透過幷州南下河東,據說甚至還順手策反了一批幷州胡人。

要是沒有許諾足夠的好處,向來沒有信義的胡人,會這麼聽話?

不過想起吳國這幾年同樣是平定了丹陽的山越,同時武陵五溪蠻亦日見衰弱,孫權心裡這才稍稍平衡了一些。

在孫權看來,馮永確實不錯,但諸葛恪三年平丹陽山越,收得十萬餘眾,亦不算太差。

特別是諸葛恪領威北將軍之職,正式駐守江北皖口以後,又攻破了魏國邊境郡縣舒縣,掠其民而還。

同時還不斷向北方派出斥候和細作,最遠的到達壽春。

把江北淮南這一帶的道路關口,查探了個八九不離十。

諸葛恪在獨自領兵之前,朝堂上大多數都認為他斷言三年能平丹陽山越實是過於自大。

所以這些年他所取得的戰績,著實是驚豔了吳國上下。

而不顧諸葛瑾的大力反對,直接破格提拔諸葛恪的孫權,更是覺得臉上有光。

更別說諸葛恪還是由太子孫登親自舉薦。

這說明了什麼?

吳國無論君臣,都算是後繼有人。

孫權騎馬駐足巢湖岸邊,看著大軍源源不斷上岸,胸中自有一股豪氣。

據諸葛恪提前所瞭解到的情況,青徐二州的魏軍,前段時間曾有調動的跡象,極有可能是向西增援關中。

而且自己作勢北上以來的這些日子,江淮一帶的魏軍,一直沒有新的援軍到來。

這說明,魏國確實已經被蜀國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

十五萬對六七萬,兩倍於敵尚還有餘,優勢在大吳這邊!

“噠噠噠”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了孫權的思路,他轉頭看去,原本主動請纓領軍在前的諸葛恪正領著數名親衛,向這邊跑來。

“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得到允許之後,諸葛恪翻身下馬,小跑過來:

“陛下,據探子來報,合肥那邊,似乎來了一支援軍,同時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