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訪美談判> 第8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部分 (2 / 4)

在1998年6月3日,距第一次引爆50週年的紀念慶典活動時,顛馬酋長頭部的面像終於揭幕面世了。今年已是第59個年頭了。7月16日當我們造訪拉什莫爾山總統巨像,途經此景時,隨團導遊專門介紹了此景點,徵求大家的意見;如果有興趣可以帶大家順道去參觀一下,但需每人支付20美元的門票費。對此,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表示贊成。導遊還介紹說,顛馬山紀念館是一項由民間私人籌辦的非贏利性的文化教育、慈善博愛工程,不接受政府的贊助,經濟來源主要是募捐款項,因此資金比較短缺、匱乏,某種程度上也延緩了工程的進度。自從顛馬酋長頭部面像完工面世後,作為一個景觀,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觀賞價值。更有許多熱心人建議不妨開放參觀,收取些門票費來籌資,這樣既合理也現實,還能促進工程的進展,一舉二得,何樂而不為。

參觀顛馬山紀念館,因為是臨時新增加的專案,因此時間很緊。先參觀了一個顛馬山山體雕像的簡介展館,看了一部介紹山體雕像工程爆破現場的電視錄相片。

以後,走出展館,是一個供遊人們休息、觀賞的開闊院子。一邊,向著山體雕像的方向,有一排類似圍牆、大約半人高的木製護欄;護欄外,隔著草地、與護欄平行的是一排細細長長的柏樹林。依著護欄向前方眺望,在青綠色柏樹林的地平線上,氣象恢宏的顛馬酋長披髮頭像盡現眼前:現在看到的只是遠未完工的整個山體雕像的一個側面,顛馬酋長的披髮頭像還是與後面灰黑色皺裂的原始山體連在一起的,身子、手和坐騎的輪廓還不很清晰,有些模糊。頭部以下所有那些尚未完成部分連在一起的長方形山體,伸展在山頂的盡頭,遍體被爆破、雕鑿過的痕跡歷歷在目;尤其顯眼的是,伸直的左手臂腋下,已經可見一個打穿的大洞。據介紹,細長、伸直的左手臂的雕刻是整個雕像中難度較大的一個部分,不允許有絲毫的疏忽和懈怠,否則,就會有功虧一簣之虞。現在,同時正在進行著坐騎馬頭的雕鑿造型。院子的另一邊可通向印地安人博物館等其他展區;院子中間,鄰近一展館的廊下,在與山體雕像平行的方位上陳放著顛馬酋長騎馬雕像1/34原型的石膏模型。

透過顛馬酋長騎馬雕像1/34原型石膏模型的近景,向顛馬山山體雕像的方向眺望過去,藍天白雲的掩映下,青綠色柏樹林的背景上,坐落山頂粗獷雄渾的顛馬酋長花崗岩頭像,由於空間的關係,遠近的差異,二個大小相差34倍的立體雕像,視覺上卻大小雷同,很相似。事實上,巨無霸的山體雕像一直就在按著縮小的原型雕鑿、造型,外觀上已大致有些形似;因此,對比之下,更是越看越像,似乎也模擬起原型石膏模型的造型活化起來,有了些生氣,栩栩如生。美中不足的是,時間的限制,我們已無暇再環繞顛馬山山體雕像,從不同的視角來觀賞它,體味它原始粗獷、雄姿英發的風貌了。

叫人難以置信的是,如此工程浩大的顛馬山紀念館,卻只是一項民間的私人工程;而且,起初的原始規劃就是為時一百年,甚至更長些!在我們這個急功近利的年代,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雕刻家科斯扎克。齊奧科斯基(Korczak Ziolkowski),1908年9月6日誕生,是一個出生在波士頓的波蘭裔美國人。襁褓中就成了孤兒,在養父家中長大。寄人籬下的日子,童年時代備受虐待,但學會了刻苦工作;體格健壯,還能幫助困苦的養父餬口過日子。16歲時,他靠做零活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或稱劍橋)的林奇技術學校(Rindge Technical School)就學。以後,他在簡陋的波士頓碼頭一家修船廠裡當制模工學徒。以此,他練就了一身木工手藝,能製作精美的傢俱。18歲時,他用55塊桑塔。多明戈(Santa Domingo)產的紅木;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