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4 / 4)

朝的時候,定都在亳。在隨後的三百年中,因為種種原因,商朝一共遷移了五次國都。連續幾代的*,加之貴族的奢靡成風,使商朝國內矛盾尖銳、面臨著極大的危機。盤庚為了抑制貴族的奢侈、緩和階級矛盾、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挽救商王朝的衰亡,決定放棄原來的都城,將都城遷移到殷,但是守舊的貴族們貪圖安逸,都反對遷移都城。一部分貴族還暗中煽動人們起來反對遷都。盤庚一方面向人們說明遷都的原因,一方面厲令貴族服從。最後盤庚率眾西渡黃河,遷都到了殷。遷都後,盤庚提倡節儉、改良風氣,減輕剝削、重視生產。經過他的努力,商朝終於出現了安定的局面,殷也發展成為一個十分繁榮的都市。此後二百七十多年,商朝的都城一直在殷,商朝故此又被稱為“殷朝”或“殷商”。

驕橫妄為殷紂傷

紂王築鹿臺:

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國君。紂王天資聰明,眼光敏銳,力氣又很大,傳說他能夠拉倒九頭黃牛。紂即位之初,在老師箕子的教誨下勵精圖治,專心治理國家。國家被他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足。後來江淮間的東夷入侵商朝,紂王為了平定入侵,還御駕親征去*東夷。由於商軍軍容盛壯,東夷軍隊不戰而退、倉皇遠遁。這次勝利卻在紂王心中播下了驕橫自大的種子。隨著商朝的不斷發展壯大,紂王變得越來越驕橫了,最後連大臣的建議也聽不聽,一心貪圖起享樂來了。後來,紂王在殷附近修建了一座叫做鹿臺的宮殿。為了建成這座宮殿,紂王花了七年時間,耗費無計其數,人丁死傷無數。人民怨聲載道,紂王卻每天躲到鹿臺裡面飲酒享樂,再不思治理國家了。紂王恣意妄為,最後眾叛親離,被周武王所滅。

相關知識

甲骨文: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主要出土在殷墟。因為這種文字是被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所以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一種書體。甲骨文所記述的內容,一般都是商朝後期王室占卜或者紀事的內容。從公元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甲骨文到現在,已經出土了約十五萬片甲骨、約四千五百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朝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甲骨文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一千五百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是一種成熟的文字。有專家根據這種情況推斷中國還應有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存在,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相關的考古發現來證實。

《尚書》:

《尚書》原稱《書》,到漢代才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是四書五經之一。《尚書》是我國一部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它儲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章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年,《尚書》有二十八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尚書》。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現的《古文尚書》(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十六篇)。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和編本。《尚書》所記基本是誓、命、訓、誥一類的古代言辭。《尚書》中的文章生澀難懂,但也有少數篇幅比較形象、朗暢。歷來註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