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於港島繁華的街道平穩疾馳,車內靜謐無聲,唯有輕微的引擎運轉聲相伴。車窗外,街景如流動的畫卷般徐徐展開,一座座風格各異的建築林立兩側,行人們神色匆匆,店鋪招牌五光十色。不一會兒,便抵達了位於小西灣嘉業街 18 號的明報總部大樓前。黎坤動作利落,推開車門率先下車,接著自然地側身,以紳士之姿為凌晨拉開另一側車門。隨後,兩人並肩,步伐協調地向著大樓內部穩步走去。
明報大樓莊嚴肅穆地屹立於港島小西灣嘉業街 18 號,它見證了香港報業的一段傳奇歷程。自創立以來,明報便在香港的文化與新聞傳播領域佔據著獨特地位,諸多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報道與文章皆出自於此,其發展歷程猶如一部生動的香港社會變遷史。
大樓整體建築風格簡約而不失大氣。主體由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外立面以米白色的石材為主要裝飾材料,石質牆面在歲月的洗禮下略顯斑駁,卻更添幾分古樸與厚重。橫豎交錯的線條勾勒出規整的輪廓,使大樓顯得簡潔有力。建築頂部平整,邊緣微微向外挑出,形成一道簡潔的天際線。
大門入口處,寬敞的臺階拾級而上,兩側的金屬扶手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玻璃大門通透而明亮,透過它可以看到大廳內人來人往,忙碌而有序。門楣之上,“明報”二字的招牌醒目而莊重,字型剛勁有力,彷彿凝聚著這座大樓所承載的新聞理想與文化底蘊,無聲地訴說著往昔那些筆耕不輟、為真相發聲的光輝歲月,也見證著明報在時代浪潮中始終堅守的傳媒使命與社會責任。
二人並肩,步伐匆匆地向著大樓內部邁進。踏入那緩緩轉動的旋轉門,明報大樓內部的景象映入眼簾,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氛圍瀰漫在空氣中。
就在這時,黎麗珍恰好從一間辦公室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出來。她一襲簡約職業裝,剪裁合身,將她的身形修飾得恰到好處,頭髮一絲不亂地挽於腦後,幾縷碎髮自然地垂落在耳畔,更襯得她幹練且不失優雅韻味。凌晨眼神犀利,瞬間捕捉到她的身影,眼中劃過一絲好奇,旋即嘴角上揚,語調溫和地開口問道:“二嫂,你也在這兒辦公呀?”
黎麗珍聞聲,腳步不自覺地頓了一下,臉上先是閃過一絲詫異,彷彿未料到會在此處被這樣詢問,不過那表情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如春風拂面般親切的笑容,她輕聲回應道:“辦公?我可不敢當。我不過是個報刊校對員,平常都是在外面那寬敞明亮、人聲鼎沸的工作大廳裡忙碌。那兒地方大,普通職員們都聚在一起,工作起來倒也熱鬧。”
黎坤在旁適時地補充說明:“我們這些編輯,工作要求專注度高,所以有幸能有個獨立空間。雖說辦公室面積不大,僅有十平方米左右,但有個屬於自己的小角落,能保障個人隱私,工作時也能更靜心專注。”言罷,他便領著凌晨沿著光亮可鑑的走廊悠然前行。走廊兩側的牆壁上掛著一些明報歷年的經典報道版面,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不多時,他們在一間辦公室門口停住。黎坤伸手輕輕握住木質門把,緩緩推開那扇門,率先踏入,凌晨亦步亦趨地跟了進去。屋內,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橫平豎直,一絲不亂,檔案在檔案架上依照類別與日期排列得井然有序,地面光潔如鏡,能清晰地映照出人的輪廓。室內僅有的一扇窗戶,玻璃上似乎還氤氳著清晨殘留的水汽,使得透入的光線本就朦朧黯淡,又被窗外那高大建築的陰影遮蔽了大半,整個空間因而瀰漫著一種幽微昏暗的靜謐氣息。然而,這般景象卻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桌椅、檔案架、地面的整潔有序與那略顯昏暗的光線相互映襯,讓人能真切地感受到此間主人嚴謹細緻、有條不紊的工作作風,彷彿每一個角落都在默默彰顯著主人對工作的敬重與認真。
黎坤熱情地邀請凌晨就座,隨後神色略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