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隋末唐初> 第65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3部分 (2 / 4)

到東,比那些升斗小民,只怕不知道要辛苦千倍萬倍呢,與您相比,挖幾個月的河,出些糧食,又算得了什麼呢?”

楊廣的眉頭一下子舒緩了起來,儘管他嘴上說不要王世充拍馬屁,但王世充這樣一番言之鑿鑿的吹捧,仍然是讓他心花怒放,但他的臉上仍然作出了一番不堪的神情,嘆道:“可惜朕的這番苦心,又有幾人能明白呢?王愛卿,朕也知道,朝中不少官員,尤其是文官,對朕這幾年的做法是頗有微辭的,就是這次出征高句麗,都有人敢當面頂撞朕,哼,朕這樣勞心勞力,又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朕的大隋,還有諸位愛卿子孫後代們的萬世基業嘛!”

王世充擠出了兩滴眼淚,用袖子拭了拭,一邊抽著鼻子,一邊說道:“陛下,每次一想到陛下為大隋,為我們這些臣子操的心,微臣的心,都快要碎了。再一想到還有些良心給狗都不吃的東西,還要趁機造謠,煽動百姓,上山為盜為匪,臣就,臣就恨不得生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以洩這心頭之恨!”

楊廣的臉一下子又板了起來:“王侍郎,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想說,山東和河北那裡是有人煽動叛亂?而不是一般的盜匪嗎?是不是這個意思?”(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分析齊郡

王世充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陛下,這些人不是一般佔山為王的盜匪,而是被別有用心的反賊所挑唆,發起的旨在動搖我大隋的統治的一場叛亂,絕不能以尋常的盜匪來視之。”

楊廣的臉色越發地陰沉:“王世充,你是朝廷的官員,說話一定要有真憑實據,為什麼大臣們都沒有說這些話,你又是如何得知這些事情的?”

王世充正色道:“臣是刑部侍郎,又兼了大理寺的少卿,本就有查察大案的職責,上次之所以向陛下舉薦張須陀當將軍去齊郡鎮壓盜匪,就是因為這些盜匪不是一般的佔山為王的那些匪徒,他們的作戰能力很強,顯然也有高人指揮,動員和煽動民眾的本事非同一般,從一些歌賦就可知,這些絕非普通百姓所為。”

楊廣輕輕地“哦”了一聲:“還有什麼歌賦?”

王世充點了點頭,說道:“其中一首,微臣還記得幾句,如果陛下能赦免臣的大逆不道轉述反詩之罪的話,微臣可以現在就為陛下唱出來。”

楊廣的眼中閃過一絲冷芒,他抓起了案上的一個盤子裡幾塊冰塊,塞進了嘴裡,咬得“格嘣格嘣”地直響,而他的聲音也從牙縫裡鑽了出來:“準!”

王世充清了清嗓子,開始唱道:“莫向遼東去, 夷兵似虎豺。 長劍碎我身,利鏃穿我腮。性命只須臾,節俠誰悲哀。功成大將受上賞,我獨何為死蒿萊!”

這回的這首歌。可不是王世充剛聽到時的只有文字沒有曲。這次還配上了譜曲。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就連楊廣,都聽得連連點頭,暗自稱奇不已。

一曲唱罷,王世充誠惶誠恐地低下了頭,彎腰垂手侍立,楊廣閉上了眼睛。微微地點了點頭:“這歌雖然內容是險惡之極,但確實朗朗上口,雖談不上有多少文采,但對那些下里巴人的普通百姓,確實是直白易懂,真是如你所說,如高人所做啊。就這一首嗎?”

王世充連忙說道:“不止這一首,其他的內容,更是粗俗不堪,其心可誅。為了不汙染聖聽,臣不敢再唱了。”

楊廣擺了擺手:“罷了。反正朕也差不多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些可惡的刁民,竟然敢侮辱朕的千秋大業,他們也不想想,朕滅了高句麗,豈不是一勞永逸,再無戰亂了嗎?從軍出征的勇壯百姓,朕也早就下過詔書,會按功予以封賞,怎麼就成了大將得功,他們只能埋骨他鄉呢?”

王世充跟著附合道:“對,這些就是別有用心的歹人,趁機教唆那些無知的百姓,利用他們對陛下雄心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