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溫柔的月> 第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2 / 4)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當年海上驚雷雨:曹禺的《雷雨》(4)

我們以鑑賞為主來看看《雷雨》。《雷雨》是曹禺的處女作,是他在清華讀書期間,在一個悶熱的夏天,在清華的一個小閣樓上,冒著酷暑在那裡寫的。別人都去避暑,他正好利用這個悶熱,心裡的悶熱加上天氣的悶熱加在一起,把這個劇寫出來。具體寫的時間不是很長,一個暑假就寫出來了。但是這個劇本的內容,他自己說醞釀了五年。在他心裡早就朦朦朧朧有一種想法,要寫這樣一種東西。這種東西每天瀰漫在他的心裡,使他悶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苦。他要把這個情緒——20多歲的青年人心裡有說不出的東西,要把它發表出來。所以說《雷雨》的創作過程是典型的心理學上說的“移情的創作”。這種情緒積聚起來無處轉移,無處釋放。但人人都有轉化的方式,有的人殺人放火,而《雷雨》是這樣一種方式。

《雷雨》的原始劇本,如果照原本演出來大概有4個小時,所以曹禺寫的時候沒有想到演戲,完全是發洩,沒有考慮長短的問題,一般話劇演這麼長受不了。我們知道一般話劇演2個小時中間還要休息,4個小時沒有辦法演。無論話劇還是電影,都有個適宜的長度,這是西方人研究了觀眾心理學之後確定的。你看電影為什麼1小時40分鐘左右?長了人就受不了,都是為了迎合人,不像中國的戲曲。過幾天我要看《長生殿》,是崑曲,幾百年來從來沒有演過全本。這一次臺灣投資800萬要全部排出來,要看三個晚上。從來沒有一齣戲要連著演三個晚上。所以一般導演排《雷雨》都要刪節,首先把《序幕》和《尾聲》都刪掉。所以我們看到的《雷雨》基本上都是四幕,其實後面還有《尾聲》,而刪掉不刪掉區別是很大的。不同的導演處理《雷雨》,從30年代到現在,70多年可以說有過種種出彩的處理方式,每一種處理方式當中都能考察到,與當時那個年代相關聯的觀點。我當年碩士論文寫的就是《雷雨》的演出史,就是考察第一次演出一直演到現在,每一次演出導演是怎麼處理的,與這個時代有什麼關聯。幾十年來的研究,說明《雷雨》雖然只是一部戲,但它是說不完的。從任何角度都可以進去分析它,它既是一個命運悲劇,也可以說是社會悲劇、人性悲劇,也可以說是女性的悲劇。

《雷雨》的結構是很古典的結構,是經典的封閉式結構。主要的人物不多,如果看過的話,閉上眼睛都能說出來。而故事就發生在這些主要人物之間。從戲劇的角度來講,我們說哪個是第一主人公不好確定,但是從故事的角度看,有一個主人公,就是周樸園。周樸園是一個資本家,我們現在都叫做企業家,是這樣一個人。周樸園過去是少爺,出國留過學,還是個“海歸派”。這個人經歷很複雜,身上既有中國傳統的東西,又有西方的東西。他是這個大家庭的主人,就是老爺,其實是中年人。現在有一個妻子,他妻子比周樸園年輕很多,看上去大概小了20多歲。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傳統的女子,但是實際上她非常複雜——她在《雷雨》中,是具有“五四精神”的女子。而周樸園這個人30年前在他的家鄉無錫當少爺的時候,和服侍他的一個丫鬟叫侍萍的,有過一段十分純真的感情,他們生過兩個孩子。後來周家不允許他娶這個丫鬟,趁周樸園不在的時候,他們家人做主把侍萍趕走,而那個時候她剛生下第二個兒子。後來她抱著第二個孩子離開周家,大兒子就留在了周家。周家人都以為她已經死了,其實後來被人救醒,輾轉漂泊嫁給一個人叫魯貴。這個魯貴是個市井無賴,性格上有很多的缺點,就是勞動人民身上的缺點,就是“精神奴役的創傷”。雖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屬於勞動人民當中不好的,或者是勞動者中的渣子。而侍萍在大家庭做過丫鬟,自己有一定的修養,所以沒有辦法忍受魯貴,她就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