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
行為科學的基礎並非對人的研究,而是對白鼠之類實驗動物的研究。所以,它和動物行為學也有密切的聯絡。透過技術手段控制動物,恐怕是自有畜牧業以來人類歷史悠久的夢想了。在科幻作品裡,這類題材也有不少。
科幻電視劇集《大西洋來的人》當中,野心家舒撥就曾經訓養過一隻巨型水母。他在水母身上安裝電子控制器,直接操縱它的行為。甚至可以令它吃掉海中霸王鯊魚。舒撥以這隻水母為籌碼,勒索某國際游泳大賽的組委會。
在《007系列電影》中,有一集《殺人執照》(A View To A Kill)。邦德的對手是一個叫索林的瘋狂大亨。他操縱賭馬比賽,方法就是在賽馬的腿上安置由晶片控制的微型注射器。可以透過遙控在馬身上注射激素,以此手段隨時操縱比賽的程序。
第三節: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研究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心理現象,如社會化、人際關係、輿論傳播傳播等等。由於它的研究物件最接近生活,我們隨處可以找到符合某個社會心理學原理的現象。可以說,不僅是科幻小說,任何一篇小說裡,都會有某些情節涉及到社會心理學。
科幻小說也有直接以社會心理學為題材的作品,以“社會化”題材最多。“社會化”是“社會教育過程,透過它,一個人可以學會適應集團(社會),並掌握為集團(社會)所讚許的行為方式。”(《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七卷120頁)。當然,正常的社會化過程不會被科幻作家重視,他們要描寫的,總是扭曲、怪異的社會化問題。象前述王晉康的《生存實驗》,便是一個典型的,扭曲的社會化過程。
在科幻文學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猿泰山》講的是一個“反社會化”,或者“失社會化”的過程。這部作品創作於二十世紀初,作者是曾經影響了幾代美國科幻作家的伯勒斯。《人猿泰山》被改編成許多版本的電影。其中的某個版本解放前曾經在中國大陸上演。直到不久前,迪斯尼的卡通版還在中國上演。
《人猿泰山》的構思,顯然源於當時已經有過許多例項的“獸孩”現象。不過,現實中撫育獸孩的,多是狼、豬等較低階的動物,而《人猿泰山》的主人公則是被猩猩養大的,這個“養母”的智力水平在一種之下,萬種之上。所以,泰山保留了較多的人類行動能力。而他的出身被設定為英國紳士家庭,更有將文明與野蠻進行對比的趣味。在小說裡,泰山充滿野性的生活被描寫成正面的,甚至令人神往。
大型社會心理學實驗,也是某些科幻作品的一個題材。香港作家黃易《星際浪子》的開篇部分便有這麼一個實驗故事。未來人類掌握了“蛻生術”,一個人年邁之際,可以透過這種基因技術恢復青春,甚至將自己的容貌變得更美麗。
許多代以後,宇宙間充滿了健康美麗而長壽達幾千年的人類。由於不復有死亡恐懼,人類的進取心大大下降。壽命已過萬年的女科學家舒玉智對此深有感慨。她在銀河邊緣尋找了一顆適於人類生存的行星,暗中將大量罪犯、流浪漢等邊緣人物送到上面,製造一個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環境。自己則潛在不遠處的一顆行星上觀察這一切。
日本導演北野武的血腥電影《大逃殺》,其主題也是這種“生存實驗”故事:未來的日本經濟崩潰,失業率大增,校園裡充滿暴力,上千教師死於衝突。某個獨裁政府上臺後,制定了《BP法案》。影片中,幾十個豆寇年華的男女學生被送上荒島,他們必須相互撕殺,以決出最後的倖存者。人在這種極端扭曲的環境下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現象,正是這個故事的最大賣點。
第四節:智力
人和動物之間有諸多不同,最直觀的區別恐怕要算智力了。而科學更是智力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