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戰艦> 第71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部分 (4 / 5)

往往被忽視。而這正是獨特的“科幻美學”的基礎。具體而言,在“自然美”、“技術美”、“理性美”三個方面,科幻藝術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一節:從“真”到“美”

在王晉康的長篇科幻小說《類人》中,有這麼一段描寫:即使拋開人類沙文主義的觀點,至少有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人類是原作,而類人是贗品。怎麼可能容許大量的贗品去代替梵高、倫勃朗、張大千和上帝的原作呢?《類人》21頁,作家出版社出版。

這裡的上帝自然不是基督教中的主神,而是自然規律的代稱。於是,在這段議論中,藝術與科學,美與真便被擺到了一起。

真、善、美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它們分別集中表現在科學、倫理和藝術領域。這三大基本價值彼此相關,構成一個三角形。但它絕對不是等邊三角形。其中真與善、美與善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們之間的連線構成兩條長邊,“真”與“美”之間的連線卻直到今天為止,仍然是一條短邊。

先看“真”與“善”。人們只有把握客觀規律,才能運用客觀規律。現代社會與古代社會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擁有了科學技術,從而把握了自然規律,釋放大自然擁有的力量為人類服務。一如阿西莫夫在《基地三部曲》中所言:“科學這門“宗教”的特點就是靈驗。”

再看“美”與“善”。美的東西往往就是對人有用的東西。為文人墨客所歌頌的大自然,可以有花鳥魚蟲、山水草原,但絕不包括洪水猛獸在內。為人們欣賞的心理和行為,可以有智慧、勇敢、技能、幽默等多種,也絕不會包括姦盜邪淫、坑蒙拐騙在內。當今社會雖然有“病態美”的概念,但那只是文人小圈子裡的一種特殊感受。社會大眾仍然以客觀上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行為為美。現實生活中,工藝美術和產品設計都可以看作美與善直接交流的領域。

唯獨“真”與“美”之間,長期缺乏溝通的渠道,使“真”、“善”、“美”三者之間形成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形。

從心理學角度,科學和藝術分別植根於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分別表達理性和情感兩方面內容。從寫作原理角度看,科學的產物最終是論說文,是科學專著、論文、實驗報告,並不強調美。許多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學術著作枯燥乏味、不忍卒讀,但無妨它們的學術地位。而藝術的產物則更強調抒情、意境。從受眾接受過程的角度看,學習科學靠的是邏輯思維。接受藝術作品則要靠感受、領悟。

所以,科學和藝術,兩者從形成到接受的全過程,都完全走在不同的道路上。

從精神產品上看,科學產物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可驗證性。由於具備可驗證性,科學知識也就具備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性質。也就是說,科學傳播以其共性為基礎。不管你是否喜歡牛頓、愛因斯坦、霍金、李四光、袁隆平這些人本身,他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驗證,你就必須接受。美國和伊朗、朝鮮的武器專家儘管政治立場不同,但他們都必須依靠同樣的技術原理來工作。

文藝則恰恰相反。文藝作品並不存在驗證的問題。文藝作品完全不可重複,也不許重複,越具有個性的東西流傳得越廣。相反,模式化、套路化的文藝作品雖然永遠都會大量存在,但它們得到的總是負面評價,並且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

也正因為極端強調個性,所以即使是偉大的藝術經典,個別讀者如果不喜歡,完全可以不接受它。接受一部作品,完全不在於其是否“正確”,而在於它的趣味與個性。

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和藝術家更彷彿兩極,生活在兩個圈子裡。不僅彼此缺乏溝通,甚至因為從不同的視角看世界,彼此多有嫌惡、攻訐。科學家認為藝術家情感豐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