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戰艦> 第21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部分 (4 / 4)

巴恩豪斯就秘密地發射“動力精神”將其摧毀。這樣,若干年後,全世界的武器都他摧毀了。好戰者們只有等巴恩豪斯自然死亡。但他們不知道,他已經訓練了自己的弟子。

這是將特異功能極端誇張的例子。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也可以比較謹慎地描寫特異功能。中國科幻作者劉婕的《情潮洶湧》就是一例。小男孩波比可以直接感受他人的感情。但感情不是思維,不能清楚地用語言描述,更加上擁有這種特異功能的只是一個不暗世事的孩子,更說不清自己感覺的是什麼。所以,他每日都陷在周圍人們感情的旋渦裡。

後來,波比感受到了附近一個兇手的“殺意”,由此引發出一系列追趕殺、逃亡和輯兇的故事。在這篇小說裡,特異功能只是稍稍強大於常人,它提供的線索必須仔細梳理才能得出結果。(奇*書*網。整*理*提*供)

香港作家黃易在《凌渡宇系列》中,塑造了英雄好漢凌渡宇的形象。他經過嚴格訓練,可以憑直覺感受周圍的危險,可以控制脈搏到假死狀態。當然,這些還都在現實許可的範圍內。某些氣功、瑜珈訓練也能達到這個效果。但他竟然能夠感受植物的心理活動,進而能和森林交流,那就進入了科幻的範圍。在《上帝之謎》中,凌渡宇最終獲得和與植物產生通感的能力,讓千千萬萬的樹木作為他的眼睛,跟蹤森林裡南非白人僱用兵的行蹤。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可能會想到,在好萊塢電影《雨人》中,由達斯庭霍夫曼主演的那個白痴天才:生活不能自理,住精神病院,但卻有天才的計算能力。那不算“超人”類科幻嗎。不是的,白痴天才雖然罕見,卻是現實中存在的。而預言未來的能力卻從未得到過科學證實。

在現實生活中,即使象姚明、羅那爾多那樣只是某些方面稍稍超越常人的人,都要經受不少冷言冷語。科幻小說裡那些超人們更不可能只接收鮮花和崇拜了。象《X—MAN》那樣,許多特異功能題材的科幻作品,都提到這種能力給擁有者帶來的壓力。他們的命運很少被描寫為喜劇結果。他們必須隱藏自己的能力,以免受“普通人”的懷疑甚至迫害。

西奧多斯特金的《超人類》把“超人們”的命運寫得悲慘悽楚。故事的主人公“孤獨人”因為失語病,從小被誤認為是白痴,受盡歧視。他長大後在森林中隱居,慢慢地找到了幾個擁有特異功能的孩子。包括可以意念致動的佳尼、可以資訊感測的波尼和比尼兄弟倆,擁有超常記憶力的傑裡,還有一個永遠長不大,但能象電腦一樣存貯知識的嬰兒。這些人都被社會拋棄。他們聚在一起生活,慢慢地形成了一個超級生命體。孤獨人成為這個生命體的大腦,其他人則是“器官”。

中國科幻作者王晉康的《三色世界》,則把特異功能和種族關係放到一起描寫:幾個美籍華人科學家發現,黃種人擁有思維感測功能,只要經過適當練習就能夠激發。美國情報部門迅速得知這一研究結果。他們認為,如果成果公開,黃種人會迅速提高自己的智力,將危害白種人的地位,於是便秘密追殺這幾位科學家。直到被公眾媒輿論揭開陰謀。最後進一步研究又發現,原來白種人和黑人都擁有這種功能。只不過,複雜的科研過程使這個發現的時間晚了一些。

除了這些看不到摸不著的特異功能外,科幻作品裡還有一些比較直觀、比較單純的特異功能。七十年代風行大陸的《大西洋底來的人》中,有一集《電人》的故事,那裡面和麥克哈里森對持的,是一個能夠發出高壓電流的人。他把燈泡放到嘴裡就能直接點亮。平時,電人的一隻手終日戴著電極,隨時可以放電傷人,彷彿身上長著電棒。

有些特異功能,在現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