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戰艦> 第9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3部分 (2 / 5)

下室裡,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幾部他們拍攝的短片,有《工廠的大門》,《拆牆》,《嬰兒喝湯》和《火車到站》。這一天是電影的生日。

就在同一年,他們還製作了最早擁有科幻色彩的影片《機器屠夫》,在這部僅一分鐘長的影片裡,活豬從機器的一端被趕進去,熟肉製品從另一端送出來。那不過是這一年剩下三天內發生的事情。可以說,電影誕生時,科幻型別片就誕生了。

這個時期,電影還沒有屬於它自己的陣地——電影院。它是作為一種魔術,在馬戲團、遊樂場之類的地方放映的。在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它們被中國人稱為“西洋鏡”。西洋鏡時代的電影最初只有一個鏡頭,稍後,象單細胞生物發展為多細胞生物那樣,出現了幾分鐘、十幾分鍾長的多鏡頭電影。但它們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電影,因為它們沒有完整的劇情。所以,那個時候的科幻片,只能說是科幻色彩的影片。

早在世界電影的“西洋鏡”時代,科幻片就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1899年,法國明星公司拍攝了《她》。改編自賴德哈格德的同名科幻小說。這是第一部由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原著描寫一個隱居在非洲腹地千年之久的白人部落。不過,改編片只有兩分鐘長,無法敘述原著裡複雜的故事。

1901年,法國帕西公司拍攝了《飛行機器》。它是最早使用分屏技術的電影。從這個時代開始,由於要製造許多幻想畫面,科幻片為世界電影貢獻了許多特技手段。而這部拍攝於萊特兄弟駕駛機首飛前兩年的電影,也展示了那個時代的飛天熱潮,以及科幻藝術持久的精神——面向未來。

正是電影誕生那一年,早期電影史上的天才梅里愛便闖入這一行。他拍攝了《小丑和機器人》、《X射線新手》、《天文學家之夢》、《月球之旅》等多部科幻色彩的短片,展示了他那奇異的想象力,以及對特技技術的執著追求。最早的電影特技,如停機再拍、兩次曝光,以及使用模型等等,都由他首創。

1902年,梅里斯推出了經典科幻片《月球之旅》。這部影片取材於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首次登上月球的人們》,將兩部原創合二為一進行改編:一顆炮彈將地球探險家送上月球,幾經奇幻之旅後回到家鄉。這部片長21分鐘的早期電影儘管無法容納兩大科幻作家的構思,但卻是當時最長的電影。正是這類電影培養了最早的電影觀眾。後來,梅里愛還把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搬上銀幕。

第二節:早期佳作

1916年,德國電影放映公司製作,長達六集,總共四百分鐘的科幻片《侏儒元首》與觀眾見面。這個時候,電影已經有了完整的敘事形式。儘管還處在默片時代,與現代電影還有一步之遙。但就是在這個幼年時期,第一波科幻片的高潮已經到來。

最早給科幻電影帶來藝術內涵的,是那以前出現的一些經典科幻小說。有些作品被多次改編。如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英國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爾斯的《隱身人》、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神秘島》等等,都被各國影人搬上銀幕。其中,影片《化身博士》在解放前還在中國放映過。儘管編導在改編原作時不可能完全保留其藝術魅力,但小說本身出色的思想內涵還是多少能儲存下來的。

1926年,德國宇宙電影公司推出了默片時代最偉大的科幻巨片《大都會》,這部影片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科幻藝術領域,被視為二十世紀十大影片之一。影片耗資達7百萬馬克,拍攝時間長達16個月,動員演員多達三萬餘人,最後完成的影片長達四個小時。所有這些紀錄不僅在當時,也保持了幾十年之久。

《大都會》虛構了未來都市裡階級鬥爭的激烈場面。並以機器人“假瑪麗亞”作為電影的主要角色。它代表了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