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重新查了一下九十年代的票價,把前面主角內地的票價改一下,改成三十塊,黃牛炒到八十至一百人民幣)
《亞洲天王陳啟明落地bj,現場數百名歌迷接機》
《陳啟明bj演唱會陣容龐大,除港臺歌星外,內地多名紅星都將參與》
……
七月十五日,陳啟明趕到了bj。
他一到bj,立刻就受到了bj歌迷的熱情追捧。
當日,他下飛機的時候,機場外足足來了數百名接機的歌迷。
這些歌迷追著他的汽車直接狂奔了數百米才作罷。
其實,如果不是這次捐款事件,陳啟明在bj這邊是不可能有如此影響力的。
從九十年代開始,港臺歌星逐漸在內地都擁有不俗的影響力。
不過,這些影響力大多集中在沿海的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在bj這邊,影響力也有,但卻比較微弱。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當前內地樂壇被劃分成了兩個受眾群體不一樣的樂壇陣營。
其中一個樂壇陣營便是廣東樂壇,廣東等沿海城市,因為臨近港臺,多年來一直受到港臺音樂的衝擊,所以歌迷聽眾都比較容易接受港臺音樂。
這些年,廣東也頻繁模仿港臺,對旗下歌星進行包裝打造。
楊鈺瑩、毛寧、李春波等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而另一個樂壇陣營則是首都這邊的樂壇陣營。
首都嘛,城市大,是國家的中心,自然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歌手來到這邊發展。
劉歡、毛阿敏、那英等人便是這邊的代表性歌星。
當然,也少不了這幾年興起的內地搖滾。
自從崔健的一張《新搖滾路上的長征》大火以後,便有大批搖滾歌手冒頭,黑豹、唐朝,以及魔巖三傑。
哦!這其中其實也有寶島兩大唱片公司飛碟與滾石的因素。
眾所周知,滾石與飛碟互看不順眼,音樂經營理念大有不同,在寶島就爭得不可開交。
到了內地,自然也是如此。
滾石的香港分公司簽約了黑豹樂隊,發行的首張唱片大賣以後,滾石吃到了甜頭,立刻在bj建立了魔巖唱片公司,開始簽約發掘bj這邊的歌星。
嗯,魔巖三傑就是如此來的。
而飛碟。
飛碟並沒有在內地建立分公司,但他們卻與廣州的唱片出版公司達成了合作,開始將飛碟旗下的歌星推向內地。
90年,小虎隊在飛碟的運營推動下就成功打入了內地市場。
當時的小虎隊幾乎就相當於現在的陳啟明,在廣東、上海,乃至整個內地都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不得不說,飛碟的那套歌星運營模式真的很能打。
在寶島,他們用這一套模式打得滾石几乎抬不起頭,到了內地同樣如此。
受滾石重視的歌星的確有實力,但在影響力上,卻差了受飛碟那套歌星運營模式影響的歌星一大截。
不過,不論飛碟誰牛逼。
有一個事實就是現在的內地正在朝著兩個方向發展。
一個是以廣東樂壇為首,親近偶像派,專注於打造高人氣歌星的陣營。
另一個則是以首都樂壇為首,親近實力派,發展民謠、搖滾的陣營。
而陳啟明。
雖然他不想承認。
但他的唱片既然是由飛碟聯合廣東出版公司發行的,並且,他還有著一個寶島四大偶像之首的名頭,那他自然就屬於偶像派。
像他這種偶像派,在首都這邊,還真就影響力有限。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