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2部分 (2 / 4)

一家人。其他的伍氏族人,並不會佔到伍朝宗一丁點兒的便宜。伍朝業本身就欠了伍朝宗家一大筆根本還不起的高利貸。

看到負責組織大家吃飯的復興軍戰士看起來比較溫和,伍朝業試探這對他說道:“這位總爺,我想問問,我家孩子上午的時候走散了。聽人說你們好像收攏了不少人,不知道我家孩子是不是在那裡面。能不能幫忙問問?”

被伍朝業詢問的小戰士今年才十七歲,他原是淮北人。除了自家的皖北官話以外,只能聽得懂和說得出普通話。所以,聽到伍朝業的問話,他不自覺的撓了撓頭。他實在聽不懂伍朝業在說什麼。所以,他一邊用普通話告訴伍朝業先等等,一邊大聲的喊負責另一堆人吃飯的戰士過來幫忙。

負責旁邊災民的戰士是枝江本地人,他幹完了自己的工作,立即就跑過來幫忙。聽了伍朝業再一次重複了自己的意思之後,他用荊州方言對伍朝業說,“請你先等一等,那邊受傷和走散的人員名單還沒確定下來,你把你家孩子的名字告訴我,我做個記錄。”

伍朝業連忙把自家孩子的名字告訴了那個戰士,之後他用非常羨慕的眼光,看著那個戰士用一根鉛筆,把自己家孩子的名字記在一個小本子上。

伍朝業雖然不識字,但他卻認為識字是個很高尚的事情。就憑這一點,他對於復興軍就高看了一眼。他覺得,這個記錄他孩子名字的戰士,很明顯是個大頭兵。但是,一個大頭兵都可以識字寫字,這樣的部隊肯定是很了不起的。

廢了很大的力氣,給所有的災民都吃過飯後。復興軍第十營的戰士們開始對災民進行整理。他們先是把男人和女人分開。女人人數明顯的少於男人,大約只有三四千人。男人的人數就很多,明顯的上萬了。

但是這麼一個分男女的工作,就把復興軍的戰士們折騰的夠嗆。不少災民還對此表示了不理解。對於這樣的人,復興會的戰士們對他們表示:可以領著自己的老孃、妻子或者女兒離開。不過,很明顯,沒有人做出這樣的決定。

分開的男女之後。女性那部分的人,主要由幾十個復興軍女兵負責管理。很快,近四千名女性災民,就在女兵的安排下,開始分批的到一個巨大的用木板搭建而成的臨時淋浴室裡洗澡換衣服。

而男性災民,則開始進行第二輪的劃分。這一次主要是根據年齡段進行劃分和統計的。幾百名士兵,對上萬男性災民進行了粗略的年齡段劃分之後,又根據年齡段,對這些男性災民進行了編組。每三十個同一年齡段的男性災民,被分成了一組,由一名士兵帶領。

就這樣,救災指揮中心的參謀們,按照他們和王書輝事先制定的計劃,開始給不同年齡段的災民,安排不同的工作。

在這一天,復興軍給剛剛吃了一頓飽飯的災民安排的工作並不繁重。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本班士兵的領導下,根據技術人員的指揮,在劃定好的位置上,安裝王書輝從現代定製的軍用牆式鐵絲網。

在大家按照地上畫的石灰線,用復興軍發下來的,讓他們驚訝的鐵鍬,挖好幾道非常長的小溝之後,更加讓災民們驚訝的東西出現了。他們看到了他們難以置信的東西,用鐵絲製成的網牆。

復興軍戰士對此沒有什麼感覺,因為他們全都看到過江北工業區裡,那些令人驚歎的規模“巨大”的鋼鐵廠裡的設施。他們都知道,鐵這個東西,在復興會里不是什麼值錢的事物。

可是這些災民們就不會這麼看了。要知道,別說是明代末年的災民,就是在清朝末年,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還在使用木包鐵的農具,甚至就是木頭的農具,進行農業生產呢。

在農業社會里,一切金屬製品都是非常奢侈的東西。看到上萬把鐵鍬被一次性發放,就已經震撼了一次災民們。再看到好像無窮無盡的鐵絲網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