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唉!我們也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每天放學的時候有爸爸媽媽一起來接回家,可是我們只有媽媽來接,從來都不見爸爸來接我們的。而且媽媽也不讓我在幼兒園跟別人說爸爸!”
這麼大小孩子他能懂得什麼?大人犯了錯,大人自己不去承擔。還要什麼話都在孩子面前去說。楊洋媽媽有安慰的說“我感覺你心事好重啊,你這麼點兒的小孩子怎麼有這麼大的壓力呢?”
大點兒的小男孩兒說“我也不知道,我生病的時候,我難過的時候,我看到別的小朋友有爸爸抱的時候,我也想要爸爸,可是我總也得不到爸爸的擁抱,今天爸爸還打了我,又罵了我們……”
大點兒的小男孩兒說著說著就哭了。楊洋媽媽蹲下身子,對大點的小男孩說“他們在生氣,他們心情不好,你不要怪罪他們。等他們和好了不生氣的時候,他們就都回來了,你和弟弟是暫時住在姥姥家?”
楊洋媽媽看著大點的孩子的哭的抽抽啼啼的,心裡越想越不是滋味兒。楊洋媽媽也哭了,流下來眼淚,不單是傷心這個小男孩兒樣子,還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楊洋!
從畢業就去當兵了,當兵回來以後就開始自建大棚,自己創業,還真沒讓楊洋爸爸和媽媽為楊洋太操過心。唯獨就是楊洋的婚姻,他們不同意。
現在看到眼前的兩個小男孩兒,這麼小就經歷了爸爸媽媽的冷落,還有姥姥姥爺的語言歧視。這不就是大人造下的孽,孩子來承擔嗎?
楊洋死了,楊洋的爸爸沒有流一滴眼淚,也沒有把洋洋的屍體帶回來。可是從小楊洋還是爸爸的心尖尖的,也是在背上長大的,兒時的幸福還是有的。
楊洋媽媽覺得眼前的兩個孩子太可憐了,這麼小就承受著這麼大的壓力,而且還要接受外界的各種語言的攻擊。
楊洋媽媽帶著兩個小男孩兒,走到超市的時候,楊洋媽媽對兩個小男孩兒說“我們去超市,你們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帶到姥姥家去?”
大點兒的小男孩兒說。“我們沒有錢,我媽媽從來不給我們錢的,我們還小!”
楊洋媽媽說“我買給你們,不需要你們花錢,你們只負責選購就行了。買你們想要的,買你們喜歡的?”
小男孩兒走進超市,高興起來了,蹦著跳著就去了他要買的區域裡,大的小男孩對小的男孩說“不要什麼都拿,拿一樣你喜歡的就行了?”
小點的小男孩說“我要買很多,姥姥家的又不讓我們玩兒?”
大點的小男孩說“那是哥哥和弟弟的,我們不能玩兒的,你要聽話,今天只能拿一樣,這位阿姨我們不認識的!”
楊洋媽媽說“放心吧,你們想買什麼就拿什麼,今天我買單我說了算,你們不要在乎錢的問題!”
小男孩兒就像撒了歡一樣,拿起來一個玩具車,對著楊洋媽媽說“我要這個,我還要那個,可不可以?”
楊洋媽媽說“可以的,你喜歡就拿吧?”
可是大的男孩說“你只能拿一個,媽媽不是說過嗎?我們沒有錢的,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任性,你忘記嗎?”
小男孩哭了,因為他想要兩個,他哭著說“她又不是媽媽,她又不會打我的,我就想多要一個,哥哥!”
楊洋媽媽拿起小男孩想要的玩具車,遞給了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