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七億畝左右。除去涼州,再除去偏遠的幽州和交州,士人們掌握的土地大約是四億畝。
因為袁氏,以及孔伷、孔融等六大諸侯被剝奪了土地,劉偃要贖買的土地大約是三億畝左右。
換言之,劉偃一年要拿出三百六十億錢,或者說是三千六百萬貫錢,來贖買土地。
這意味著什麼?
劉偃治下的朝廷,即便能恢復到西漢年間的稅收徵收力度,一年朝廷的總收入也不過是六千萬貫左右。
六千萬,拿出三千六百萬來贖買土地,壓力當真不小。
有了溼法鍊銅術就好多辦了。
煉出來的銅,稍微一鑄,就是真正的銅錢,大大減輕了贖買的負擔!
還有最關鍵的!
劉偃手中有這麼多的銅,再加上華夏形勢總圖上的標註的那些金銀礦,就相當於掌握了全國一半以上的金屬貨幣。
到了那時候,劉偃哪裡還需要真的出錢啊?
以這些貨幣為準備金,以朝廷的武力背書,以稅收、報紙為推廣媒介,銀行直接走起來!
到了最後,劉偃真正付給士人們的,不過是一些印刷出來的紙幣而已!
完全可以說,擁有了高爐鍊鐵術和溼法鍊銅術的大漢劉偃,再輔以金融手段,能在二三十年內不用為錢財發愁!
這是什麼概念?
錢可通神!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在超額的錢財面前,法律都是笑話,人命都不過是個數字,即便最偉大的皇帝都得屏住呼吸!
事實上,自從華夏建立以來,歷朝歷代,皇帝就沒有不缺錢的時候!
要不然,哪個皇帝不想做遠超堯舜的一代明君啊?
怎麼做一代明君?
直接按照大同之世的描述,治理國家不就行了?
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書本上寫的清清楚楚:
這些,都是能用錢解決的事兒!
但問題是,朝廷的錢不夠啊!
到了最後,那些皇帝們不但沒有建成什麼大同之世。而且,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個的昏君暴君。
比如秦始皇修長城,大量徵發徭役,剛一身死就天下皆反。比如漢武帝為擊匈奴耗費大量財富,天下皆怨,被迫下了罪己詔。還比如漢桓帝為平定羌亂,不得不賣官鬻爵,被人罵成了無道昏君。
像劉偃這樣舒舒服服,完全不用為錢財擔心,輕輕鬆鬆實現大同之世的皇帝,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劉偃豈能不高興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