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周瑜怎麼死的> 第1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部分 (2 / 5)

小周瑜毫不推諉,坐上石案後便學孃親那樣彈奏了起來。令周異夫婦大為稱奇欣慰的是,那年周瑜才四歲,可是一曲《蒹葭》竟然彈得絲毫不遜色於孃親。

這件事情很快便在洛陽裡傳開了。每次周異接待賓客時,總是會讓小周瑜適時出場撫琴一曲。不經意間炫耀著他的得意。

周異有個好朋友名叫杜夔,是宮廷裡最棒的樂師。

有一天杜夔來訪,經過周瑜的房間時。周瑜正在房間裡彈奏著詩經秦風裡的那首《無衣》。杜夔在聽到樂音後,不覺駐足品賞起來。

這首《無衣》本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為了激勵軍中將士同仇敵愾而做的軍歌。那曲風激越高亢,使人聽完後感覺全身充滿了力量。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

誰說沒有戰衣?我與你同穿一件戰袍。大王興師保邊疆,修造我的槍與矛,和你同仇敵愾士氣高。就是這樣的一首戰曲,與秦箏的激越悲愴而又酷似兵爭之象的急促渾厚相協調,成為歷來激勵軍中將士士氣的戰歌。

然而那時杜夔聽到的這首《無衣》,卻是另外一種輕柔的曲風。那婉柔聲中透著一股柔韌的肅殺之氣。恍如叮咚流淌的溪水隱隱中有種水滴石穿的凜冽。

杜夔閉上眼睛,只聽那樂聲便猜到是犀玉瑤琴的琴聲。然而那琴聲中,不再止於像以前秦箏《無衣》那樣只感受到出征將士的豪情。而是在這個之外,竟然還能感受到整個國家中婦孺老少的空前高漲士氣。舉國皆兵同仇敵愾赳赳國民共赴國難,那種戰國的大爭氣息竟然被這樣一首不同風格的曲子演繹得淋漓盡致。

杜夔內心不覺被震撼到了,他迫不及待地對周異說,無論如何一定要給他機會,讓他可以指導下週瑜。否則,這種奇才他這輩子可能再也遇不到了。

於是,杜夔成為了周瑜的師傅。

第二十二章 叶音之樂【2】

杜夔是東漢末年漢王朝的雅樂郎,是當時全天下最棒的樂師。人們談到他時,總會提到他擅長鐘律,聰敏過人,絲竹八音無所不能,是個音樂方面的全才。

那次杜夔教導過周瑜後,對周異評價周瑜說:“公瑾之才,有中出新。他能不拘泥於常理,常以自己獨特的見解感受融入樂音之中,賦予了音樂更多的人性,活力以及創新。這樣的奇才,實屬難能可貴。”

當聽到杜夔如此評價周瑜時,周異感覺比自己當了皇帝更高興百倍。於是,在他的懇請下,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杜夔成為了周瑜的專職樂師。那時候朝廷已經開始出現內憂外患,杜夔被解職賦閒在家,於是正樂得擔當周瑜的音樂老師。

有一次,周瑜將伯牙那首成名的《高山流水》用古琴彈完。杜夔正在庭院的秋風下閉目養神。

“師傅師傅。”小周瑜放下琴,來到了杜夔身邊。“這首曲子我彈得怎麼樣?”他小小年紀,卻自信到幾近自負。他臉上綻開著笑容等著杜夔的品評。

“好——”杜夔依然閉著眼一臉安詳。“伯牙在世,想來也不過爾爾。”

周瑜要偷笑了,他感到有些飄飄然,一絲驕傲的微笑懸掛在嘴上。伯牙哇,師傅竟然拿伯牙和他相比。這伯牙可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琴師。不但琴彈得厲害,作曲也帥到嗒嗒的(流口水的聲音)。周瑜記得曾經讀過荀子的《勸學》,裡面講到伯牙時說‘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意思說伯牙在彈琴的時候,連馬兒也會配合著曲調鳴叫。可見伯牙琴藝若此。然而杜夔卻說伯牙的琴技跟周瑜的相比也不過如此。這怎麼能不讓他感到興奮呢。

一陣秋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