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子賣得都是同樣的貨,你去哪兒買都一樣。”
老農無奈,拿著新鋤頭唉聲嘆氣地走了。
何悠悠帶著趙長衡在鐵器鋪子裡的農具處停下。
她指著牆上的一把鐵鏟:“你看,這把鐵鏟,乃是範鑄而成。”
趙長衡用力瞪大了眼睛看了看,但他是外行,哪裡看得出什麼門道?
只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範鑄,就是用模具澆鑄,是謂鑄鐵。澆鑄的方法,製作起來省時省力,出品迅速,成本較低。但是,鑄鐵硬度最高,卻極脆。與堅硬的物體碰撞時,極易斷裂。北方土壤堅硬,南方土壤鬆軟,這種農具在北方使用時,很容易壞掉。”
(我去年夏天在深圳博物館的青銅展上看見過古代青銅器的模具——陶範。就是用陶土做成模具,再把青銅熔鍊的液體倒進去,凝固形成青銅器。鐵器的模具澆鑄也是類似的道理。)
趙長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何悠悠繼續道:“據我所知,因為這個問題,很多人便不願在京城買農具,而是託人到外地購買鍛造的農具。鍛打的農具更為堅韌,更耐用,不易脆裂。不過,齊王的鐵器生意不賺錢,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
“哦?那另外還有什麼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他一味追求獲利高的器具,對利薄的產品並不花什麼心思。”
大乾時代的鐵器,有兵器,有工坊用大型器具,有生活用品,有農業用具。
其中,兵器和大型器具為最貴。
農具次之。
生活用品如鐵鍋、鐵針之類為最廉價。
從趙長卿提供的資料來看,齊王的庫房裡,大型器具和兵器恐怕都已經堆積到生鏽了。
用何悠悠的話說,齊王這個人,他的商業思維非常落後。
片面追求產出,是傳統的農耕思維。
生產的越多越好,生產的東西越值錢越好。
只管生產,不管賣不賣得出去。這種思維是線性的,簡單直接的。
而經商,需要的是商業思維。
商業思維是以交換為目的的。
它要求經營者必須研究市場。
在生產之前,就先要考慮好:我生產這個東西,賣不賣得出去?
什麼好賣就生產什麼。
何悠悠覺得十分惋惜:“齊王這個人,不捨得花錢,又好高騖遠想賺大錢。生生把一門好生意給做爛了。”
趙長衡差點沒拍腿叫絕。
太精準了!
他認識老七二十幾年,對老七的瞭解也不過就這兩點。
又摳門,又想暴富。
何悠悠見不得別人這麼暴殄天物:“這齊王把持著這個特許權,也不知道把持到什麼時候?對於這些拿著特許經營權的人,朝廷也不查賬、不考核的嘛?有權的人沒有能力,有能力的人沒有權,唉!”
趙長衡聽得有些臉熱。
想是戶部那些人,礙於齊王的面子,沒有仔細計較過。
就算是自己,雖然投進去幾萬兩,也從未想過要從齊王那裡要回來。
趙長衡回宮第一件事,就是敲打齊王:老七,你要麼就找個能耐人,好好把你那鐵器生意經營好;要麼,就把特許權交回來吧。
齊王傻眼。
民間取得特許權,按要求,每年是要向朝廷交一大筆錢的。
但是齊王這些年來,因為一直也沒賺到錢,朝廷便沒跟他要。
齊王一晚上翻來覆去沒睡好。
皇兄,他這回是來真的?
頭些日子他查貪腐查這麼熱鬧,現在又來敲打我,看來是真缺錢了。
如果我搞不到錢,這次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