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明末金手指說的啥> 第115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5部分 (3 / 5)

“他們是北方韃靼內附的韃靼人,當然說韃靼人你或許會有點陌生,實際上他們就是蒙古人。”老村長解釋到。

“啊?這蒙古人怎麼跑來我們這裡定居啊?”不僅僅是少數民族的,就算是漢人也有點擔心了。

畢竟他們也算是屬於南方人,身材比較矮小。而蒙古人一個兩個人高馬大的,站在一起對於雲南原住民,尤其是男性來說亞歷山大。更別說,數百年前,蒙古一度統治著華夏,其中包括了雲南。

“這是陛下的意思,他們已經南下歸附了我們,願意遵守共和國的法律,積極履行一名公民的義務,所以他們獲得了在共和國定居的權利。但是北方按照朝廷的規劃,人口已經飽和,所以就遷移到了我們雲南來了。”老村長多少知道一些內情,故而也算是非常自豪的解釋到。

“可是老村長,我聽說蒙古人都是吃人的……而且無女不歡又不尚婚嫁,往往都是在路上逮著一個女人就往上了。”有一些比較八卦的村民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那是以前,別說他們已經加入了共和國,必須要遵守共和國的法律,他們敢這樣做難道就沒警察處罰他們?再說以前那些傳聞不過都是老一輩嚇唬人的,就算是,這幾百年來韃靼人也有婚娶,也重視血統的傳承問題了。”老村長連忙解釋到,這可是他的政治任務,若是處理不好他要升遷只怕是無緣了。

在村長好說歹說之下,村民們暫時接受了這批人的存在。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也存在這樣的疑慮,但在各級主管的主動調和下,雙方暫時沒有發生任何不高興的事情。

不多時,在雲南省政府的提議並且撥款下,數十個國營養殖場被興建起來。不僅僅養豬,也養羊和養牛。當然,自然也少不了雲南最出名的滇馬。而這些養殖場的主要工作者,就是來自這些移民到雲南的韃靼人。

以前他們就是透過放牧來交換生活用品的,不過從放牧到正規的養殖總還是需要一定的培訓。所幸他們本來基礎就不錯,很快就適應了下來,並且非常高效率的在養殖場工作起來。

有個別不願意進入養殖場的,也可以耕種或者伐木,反正雲南空出來的職位很多,政府願意負責他們的技術培訓。但若是這樣都不學習的,那就對不起,政府不是慈善機構,仁至義盡若還不領情,只能驅逐出境。

蒙古人和當地的居民一開始都是各忙各的,所謂的交易也是在各自的小圈圈裡進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發現對方的生活方式裡面,都有自己的影子。故而慢慢的就有了話題,有了話題就開始交流,然後開始成為朋友。這時間久了,蒙古人就順利的融合了進來,並且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另外還有一批漢人,自然也被移民到了這裡。和蒙古人不同,他們經商的經商,耕種的耕種,對未來充滿了熱情。

終其原因,主要是張弘斌許諾,耕種的每人至少可以有十傾的私有土地。若是經商的話,則可以享有三個月的技術培訓,以及三年的免稅,若是經商失敗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再培訓安排工作。

前者而言,很多人都知道共和國在陸續回收土地,並規定耕地將逐步國有化。換言之,日後所有的耕地都將掌握在國家的手中,不會再成為任何人的私有物。在這樣的前提下,有十傾土地的私有權,這就非常寶貴了。在別的地方只能當‘佃農’,在雲南和緬甸可以當‘自耕農’,傻子才會不選去雲南。

甚至緬甸那邊,還放寬了這個標準,土地可以有二十傾的私田。若是經商的話,還會予以一定程度的貸款和扶植。

最後還附加上了最致命的一擊,那就是表示,會在今後五年的時間裡,在緬甸行省與雲南,雲南與四川這三個地方,修建六條主幹道,三條鐵路,方便地方百姓的出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