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在向太子弘譽獻計時,有兩條計策。
第一條,無非就是借見證登基大典這件事,將肅王趙弘潤、桓王趙弘宣、燕王趙弘疆、慶王趙弘信四人騙到大梁,解釋兵權。
這條計策,合乎情理,畢竟歷代新君登基,同輩的兄弟的確是要到場見證,擁護新君。
但問題是,趙弘宣、趙弘疆、趙弘宣三人又不是傻瓜,在得知大梁這一年多來發生的變化後,怎麼可能輕易前來大梁呢?也只有以往就支援太子弘譽的肅王趙弘潤,會如此乾脆地前來大梁,雖然這位殿下此番前來,恐怕也是心存著某些別的想法。
至於第二條,那就是判定那幾名兄弟的罪名,畢竟拒絕赴大梁見證新君繼位,這是說不過去的,只要太子弘譽這邊稍微運作一下,就能將擁兵自重、圖謀不軌罪名按在那幾名兄弟頭上。
只不過,這樣一來,兄弟幾人也等同於徹底撕破了臉皮,搞不好那幾個兄弟會矯詔起兵,聯手對抗他,到時候,國內說不定就會爆發一場內亂。
不過慶幸的是,諸兄弟中最擅長打仗的肅王趙弘潤,已於前兩日來到了大梁,這讓太子弘譽大大鬆了口氣,否則若是這位兄弟亦拒絕邀請,太子弘譽還真不敢弄什麼登基大典若是登基之後,鎮守魏國四方的兄弟王侯依舊不尊君令,那豈不是徒惹天下人恥笑他趙弘譽?
“……太子殿下,在下以為,此事不易再拖,應當向那三人發出最後通牒。”
見太子弘譽似乎仍在考慮此事,張啟功壓低聲音說道:“再拖下去,待等肅王那邊亦察覺了不對,被他走脫,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太子弘譽沉思了片刻,眯了眯眼睛,沉聲說道:“好!就依你的意思,於垂拱殿釋出詔令,勒令趙弘宣、趙弘疆、趙弘信三人於五日內趕赴大梁,若違此期限……則視為叛逆!”
張啟功聞言面色一正,拱手讚道:“太子殿下英明!”
說罷,他好似想到了什麼,壓低聲音說道:“太子殿下,肅王那邊,在下建議還是多派些人手,謹慎些為好……”
儘管張啟功說得頗為隱晦,但太子弘譽還是能夠聽懂前者想要表達的含義:派遣軟禁肅王趙弘潤一行人!
只見太子弘譽眼眸中閃過幾絲複雜神色,惆悵說道:“此事……不必操之過急。”
聽聞此言,張啟功緊聲說道:“太子殿下,肅王那邊可是……”
“我知道!”太子弘譽打斷了張啟功的話,正色說道:“啟功,你要知道,我雖希望收回諸兄弟兵權,但並不希望與八弟交惡,待日後穩固下來,我還是會重用弘潤,為我大魏開疆闢土……”
說到這裡,他也不知想到了什麼,興致闌珊地說道:“總之,這件事再緩幾日,除非弘潤他有意逃離大梁,否則,絕不允許派兵軟禁。”
見太子弘譽主意已決,張啟功搖了搖頭,只能拱手領命。
數日後,垂拱殿釋出的詔令送到了宋郡昌邑縣的慶王弘信手中。
慶王弘信在看罷詔令後,勃然大怒。
與此同期,相同的詔令亦送到了河東郡安邑縣的桓王趙弘宣手中。
後者在看完詔令後,亦是面色不善。
最終,慶王弘信與桓王弘宣,依舊按兵不動,誰也沒有前赴大梁。
第1380章:如履薄冰的情誼
就這樣過了數日,在這數日時間裡,太子弘譽幾乎天天邀請趙弘潤一家到城內太子府用飯。
而在宴席間陪酒的賓客,也是天天變幻,要麼是酸棗崔氏的浪蕩公子崔詠,要麼是陳留施氏的家主施融,要麼就是雍王黨其他貴族的俊傑人物。
雖然酒席間其樂融融,但幾次下來,趙弘潤依舊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收穫他根本逮不到機會與太子弘譽私下談話,每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