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0部分 (1 / 4)

不速之客。

劉向海和林振華乘坐的吉普車穿過江底下的隧道來到了長…興島,又經過幾道關卡,最後進入了軍品港區。劉向海拉著林振華從車上下來,如數家珍地向林振華介紹道:

“小林,你看,那邊正在建造的,是兩條防空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都在9000噸以上。現在外面的軍迷們稱它們是中華神盾,與美國的宙斯盾比也不相伯仲。船上的動力用的還是你們漢華的燃氣輪機。此前建造的幾艘驅逐艦就是用你們的燃氣輪機,海軍方面反映xìng能非常出sè,維護的難度也不大。大家都說非常感謝你們呢。”

林振華笑道:“我們是企業,你們是客戶,從道理上說,我們感謝你們才對啊。”

劉向海道:“小林,別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你們為了攻克燃氣輪機的技術,投入非常大,遠遠超過了我們向你們訂貨的價格。換成其他企業,恐怕很難選擇這樣賠錢來為海軍研製裝備啊。”

林振華道:“老劉,我記得很多年前就跟你說過,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強國夢。我們雖然是企業,但也不是唯利是圖的,能夠為國家出一點力,也是我們的光榮。再說了,我們投入重金開發燃氣輪機,回報也是很大的。除了船用機之外,我們還以此為原型,開發出了電力燃氣輪機、化工工藝燃氣輪機,這都是高利潤的產品啊。”

652 氦氣輪機

652 氦氣輪機

“軍工技術民用化,從民用市場上獲得回報,再反饋給軍工科研,形成一個良xìng迴圈。這是小林你十多年前跟我說過的思路,如今看來,你實踐得非常不錯啊。”劉向海笑呵呵地對林振華說道。

林振華道:“科技是一定要轉化為生產力的,如果科技成果只限於實驗室,或者只限於軍工領域,最終肯定難以為繼。前蘇聯的軍工科技不可謂不強大,但最終卻垮臺了,這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鑑啊。”

“說得好。”劉向海道,“還在豐華的時候,我就特別佩服你的經營頭腦。說真的,那時候我還真有點替你可惜,覺得像你這樣有能力的人,應當專心去搞科研,成天跑來跑去地忙著掙錢,是對人才的浪費啊。”

林振華感慨道:“其實我也是被逼上梁山啊,我其實並不是一個擅長於搞經營的人,我的理想和你老劉一樣,也是坐在實驗室裡搞點研究。誰知道,yīn差陽錯地,就成了個企業家了。”

如果沒有穿越這回事,林振華作為華青大學的研究生畢業,最可能的發展方向就是成為一名工程師,潛心於科研工作。但穿越改變了他的人生選擇,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那種社會背景下,中國最需要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企業家。林振華也算是順應時代,脫穎而出,一手建立起了規模龐大的漢華重工。

世上因此而少了一位卓越的工程師,但因為漢華的崛起而呼喚出來的工程師,又豈止千人?劉向海、張逸華、韋東齊、賀誠山、衛景文等等,甚至於林芳華、江傑、苗小瓊這些下一代的科技jīng英,都因林振華的存在而擁有了一片寬闊的舞臺,得以施展自己的身手。從這個意義上說,林振華的所作所為,對於科技的推動,遠遠超過了他自己去擔任一名工程師的效果。

“走吧,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新航母。”劉向海興致勃勃地對林振華說道。

按照中**工一向的傳統,新裝備的研發和建造,一向是能保密就保密的。儘管外界對於新型號航母的猜測已經鋪天蓋地,但迄今為止,誰也拿不到一份有關新航母的確切資料。這也就是林振華這樣級別的人,換成其他人,劉向海慢說帶他去看航母,就是提及航母二字,都要惜字如金的。

由一位jǐng衛戰士帶路,林振華和劉向海兩個人徒步走進了位於船廠軍品港區一角的航母車間。這是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