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惶誠恐的走過這條“神鬼路”,再向上攀得一陣,醒言便突然發覺,自己的身邊,竟似是有絲絲縷縷的霧氣,在不住的氤氳浮動。覺察出這異狀的少年,忍不住回頭看了一下——這回頭一望看到的景象,醒言終身也難忘記:
此時這眼前的群山之中,到處都是瀰漫著白色的雲翳。這充塞天地的山嵐,正在不住的蒸騰翻湧,便似是那雲海一般,遼無際涯。在這不斷飛動變幻的廓潦雲海之中,正有三座蒼秀的峰嶼,任這排空而來的雲潮奔湧沖刷,只是在那裡巋然不動。在這漫天雲嵐的簇擁下,這浮動在雲海之上的三山,便似那傳說中海外的瀛洲仙島一般,如真如幻。
此刻,那天外射來的純淨陽光,正斜照在這三峰之上——便照得這幾座雲海中的仙島,遍體通明,熠熠閃耀著聖潔的光華。
現在,醒言正立於這雲海之上,看亂雲飛渡,看峰嶼沉浮,一任這高山上的泠風颯颯吹衣。這一刻,少年便似乎覺得自己已是那天上的仙人,渺渺乎不知其所自,茫茫乎不知其所已,恰似漫步雲中,憑虛御風,飄飄乎直欲破空而去……
正是:
海觀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再說那陳子平見少年忽然止住不前,只在那兒痴痴看著那抱霞諸峰,臉上頗現那出塵之意,一時間,也不忍出言擾他。過了好大一會兒,待少年回過神來,陳子平才告訴他,在他眼前這三座在萬里雲海中沉浮的山峰,正是那上清宮除上清主觀之外,其餘幾處殿觀所在山峰:朱明峰、抱霞峰、鬱秀峰。這幾座山峰,環飛雲峰而立,遙相呼應,與這飛雲峰一道,合稱羅浮山“上清四洞”。
而那羅浮山飛雲頂,離醒言發呆這處,已不甚遠了。過不得多會兒,醒言二人便到了這上清宮所在的飛雲峰飛雲頂上。
在將近飛雲峰頂之時,山風郁烈,雲氣蒸騰,醒言覺得渾身寒意頗濃。但等他到了飛雲頂上,卻突然覺著自己又似回覆到山外那溫暖和煦的春天裡。
這飛雲頂,便是飛雲峰的最頂層了。醒言發現,這飛雲頂便似是一個巨大的石臺,四處平坦,便如平地一般。這飛雲頂上,果如陳子平先前所說,真個是琪花遍佈,瑤草如茵,現出一派長春之意。在那蔥翠的竹木間,正掩映著幾座飛閣挑簷的廟觀——其中有一座巍然高聳的樓閣,便是那上清宮輩分極高的道人靜修之所“觀天閣”了。
現在在醒言眼前的這飛雲頂上清觀,正是羅浮山上清宮的主殿。這座殿觀,外形古樸,自然透出一股莊重的氣息,顯得那道氣盎然。這上清觀前,是一處石磚鋪就的寬闊廣場;在廣場四角,正按五行方位分佈著五座石雕像。醒言略一觀望,便知那四角的石像分別是道教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而在這廣場中央的戊己方位,卻安放著一個碩大的石質太極。這太極圖對合的陰陽兩半,陽面那半上遍佈著菲菲芳草,正自葳蕤生長,顯出一派勃勃生機;而那陰面則是光潔的石面,上面不停流動著潺潺的水流——這窅窅幽幽的流水,正漫過整個石面。
醒言對這太極流水倒是頗為好奇,因為在他看著這有若無形的流水之時,竟覺得靈臺格外的澄淨空明;這一路登山的辛勞,竟似是一掃而空。
猶讓少年驚奇的是,他端詳了半天,卻始終沒搞明白,這太極陰面的流水,是從何處生,又是流到何處去。這水流憑空出現,又憑空流散,便似是生生截斷了一段流泉,將它安放在此處!
現在這石磚廣場上,頗有幾個上清道人在走動;見突然來了這麼一個少年,只是站在太極石像前發楞,便不免都有些好奇。見引起師兄師伯們的注意,陳子平便趕緊招呼了醒言一聲,領著他往那上清宮門而去。
到了上清觀門處,陳子平跟守在門旁的弟子說明了來意,請他跟掌門通告一聲,便說那四海堂的新堂主張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