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馮去疾苦思冥想不同,李斯只是稍想片刻,便有了答案,回道:
“江河之流,終將匯聚大海,當今陛下,大秦朝廷,便如大海一般,可容納不盡之江河。”
嗯……
李斯又在偷換概念了。
馮去疾心中暗道,張三問的是人性的終點在哪,可李斯回答的是人的終點在哪。
不過這樣講好像也說得過去……
畢竟,芸芸眾生哪個不想要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身在朝廷上,哪一個不能做到?
雖然細節上可能有一丟丟差距,但是性質上差不多。
馮去疾能想明白,張三自然也能想明白,知道李斯這個答案是對人的解釋,但他本來就是起個頭,引出此次論法的大方向,既然李斯說到人的終點,那就繼續說下去唄。
“左丞相言之有理,可後輩卻不認同,後輩以為,大海雖大,卻也有界限之時,人性江河,卻沒有停止之意。”
“縱觀歷史,哪一次的朝廷動盪,不是人性使然?左丞相以為呢?”
“御史大夫所言在理,正因如此,所以才需要法律的引導,才能不讓人性江河肆溢橫流,禍亂天下。”李斯快速回道。
張三沉吟一會兒,找到了李斯的問題,繼續說道:
“可這引導最終不還是會匯入大海嗎?匯入大海之後,江河之水難道就會停止流動嗎?”
“一味的引流,只會讓小溪變成小河,小河變成大江,最終,人性的慾望被無限放大,直到波濤洶湧,無法再被控制引流。”
“所以,後輩認為,人性江河在其源頭就應該用法律囚禁,用道德將其束縛,法律應該道德與威嚴同在,趁著人性還未放飛自我,讓其消磨殆盡。”
“道德束縛?何解?”
李斯抬眼看了看張三,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法律囚禁李斯知道,對於道德束縛,李斯就有些疑惑了,他雖然看了張三的觀點思想,但裡面也沒寫怎麼用道德束縛。
張三繼續說道:
“在後輩看來,道德束縛有內外之分,外是芸芸眾生口誅筆伐,內是自己內心道德的譴責……”
張三將他給秦始皇訴說的內容簡略的闡述一遍。
“道德的譴責?”聽到這些解釋,李斯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
“老夫認為,道德無用爾,口誅筆伐如何?道德譴責又如何?”
“此等不過名聲,對於沒有道德的人,對於內心堅毅的人,這些都算得了什麼?”
“譬如兵家吳起,母死不歸,休妻求將,不孝不義,有道德嗎?”
“還有楚靈王好細腰,餓死宮女無數,天下人對楚靈王皆是不恥,可那又傷的了楚靈王分毫?”
說完,李斯眼神一眯,轉而說道:
“況且,御史大夫真的認為那些盜賊是因為內心道德的譴責,才將大錯改成小錯,小錯改成不犯嗎?難道不是因為懼怕法律的嚴苛懲戒?”
嬴政聽到這裡,突然明白了當時自己感覺不對的地方了。
正如李斯說的一樣,道德真的可以讓那些罪犯改變犯罪的目的嗎?
恐怕不太行……
法律的嚴懲才可以。
正是因為有了法律,才會讓那些罪犯在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
嬴政回過味來,不禁有些讚賞的看了下李斯,果然,還得是專業人士,當時光顧著聽去了,一時間沒想明白問題出在哪。
張三沉默了一會兒,道:
“對於亡命之徒,道德的束縛自然有限,可是對於普通百姓,道德便有很大的作用,左丞相的問題只是極少數亡命之徒,對於普通人來講,道德的作用還是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