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18部分 (2 / 4)

內部鬥爭就更加的激烈了。

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億人。當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會的11億人、東正教會的2億1600萬人、邊緣教會約3170萬人、屬基督新教各教派約3億6700萬人和英國國教會的8400萬人。至於獨立教會(不隸屬於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億1400萬人,實際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

目前基督宗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但整體上和世界人口成長率比較卻是正在萎縮。當世界人口以大約每年1。25%的成長率增加,基督教卻是每年僅成長1。12%。相較之下,伊斯蘭教是以每年1。76%成長。不過基督教在特定區域(如非洲、亞洲)和特定的教會族群(如福音派、靈恩派和“獨立”教派)卻是快速成長。在華夏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但當時傳入中國的是當年一度被認為是異端的聶斯托利派(中國稱景教,現稱“東方亞述教會”),後來在唐朝會昌五年(845年)被禁止傳播。元朝時基督教(景教和羅馬公教)又再次傳入華夏,稱為“也利可溫”(蒙古語“有福緣的人”),元朝滅亡後又中斷了。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穌會派來利瑪竇,他被允許在廣東肇慶定居並傳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華夏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東正教開始在華夏傳播。1807年,新教派遣馬禮遜來華傳教,新教也開始在華夏傳播。鴉片戰爭以後,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基地迅速發展。1843年。洪秀全歪解基督教的教義,自稱是耶穌的弟弟,建立“拜上帝會”。後來建立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當然這些小型的分支在大規模的合併中早就沒有了,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存在著三個派系,一個是天主派系。也就是李從面對的這個,還有一個就是東正教,那些綠衣服的傢伙,剩下的就是新教了,目前來說李從還沒有遇到的。

三大教派不僅僅是表面爭鬥的。他們的教義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項聖事,即聖洗聖事、堅振聖事、修和聖事、聖體聖事(彌撒)、婚配聖事、聖秩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在這其中,彌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誦經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活動,這些經文大都是一些經過編排好的重要經文的連禱,例如天主經﹐宗徒信經和《玫瑰經》。

東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於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從某種意義上說。東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當然。現在人們也不好接受他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的。

新教具有與天主教和東正教不同的教義,比如:信義宗(路德宗)強調“因信稱義”,即得以稱義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為祭司,因為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聖經為最高的權威,並只承認洗禮和聖餐禮兩者為聖禮。這與天主教和東正教注重聖事(即聖禮)的傳統截然不同,新教後來又加入了一些英國統治分子的元素。他們是最為不純潔的,天主教徒一般都會說他們是黑暗教廷的。

在華夏雖然也有大量的基督教徒,但是跟這三派基本上沒有任何的聯絡,當然了華夏的教派實力也不時多麼的強大,畢竟他們成立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點,19世紀後半期開始,由於列強加在華夏的各種不平等條約,教案的不斷髮生,促使華夏基督教徒決心擺脫外國宣傳機構的控制,自立教會。1873年,華夏人的第一個自辦教會成立,此後這種活動不斷開展,1918年“中華國內佈道會”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