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9部分 (2 / 5)

它的來龍去脈,憑空編造許多虛妄之說。後來的儒者迷信前輩老師的說法,遵循舊有的解釋,把那些辭語背得滾瓜爛熟。如果追隨某一學派有了點名氣,就急於當老師教人,及早做官,迫切地爭著往上爬,沒有時間集中精力用心鑽研,以考訂核實五經的本來面目。所以虛妄之說流傳不絕,真實面目被埋沒而不被發現,五經全都失去了它真實的面目。《尚書》、《春秋》中所記載的史事比較容易弄清,只要對有關五經題目方面的各種淺陋說法略加糾正,便可以弄清有關經書內容方面的微妙解說。

【原文】

81·2說《尚書》者,或以為本百兩篇,後遭秦燔《詩》、《書》,遺在者二十九篇。夫言秦燔《詩》、《書》,是也;言本百兩篇者,妄也。蓋《尚書》本百篇,孔子以授也。遭秦用李斯之議,燔燒五經,濟南伏生抱百篇藏於山中。孝景皇帝時,始存《尚書》。伏生已出山中,景帝遣晁錯往從受《尚書》二十餘篇。伏生老死,《書》殘不竟。晁錯傳於倪寬。至孝宣皇帝之時,河內女子發老屋,得逸《易》、《禮》、《尚書》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11),然後《易》、《禮》、《尚書》各益一篇,而《尚書》二十九篇始定矣。至孝景帝時(12),魯共王壞孔子教授堂以為殿(13),得百篇《尚書》於牆壁中(14)。武帝使使者取視,莫能讀者,遂秘於中(15),外不得見。至孝成皇帝時(16),徵為古文《尚書》學(17)。東海張霸案百篇之序(18),空造百兩之篇(19),獻之成帝。帝出秘百篇以校之(20),皆不相應,於是下霸於吏。吏白霸罪當至死(21),成帝高其才而不誅,亦惜其文而不滅。故百兩之篇,傳在世間者,傳見之人則謂《尚書》本有百兩篇矣。

【註釋】

二十九篇:指今文《尚書》二十九篇。

李斯:參見21·12注。

濟南:郡名,在今山東西北部。伏生:即伏勝。參見61·8注。

孝景皇帝:漢景帝。參見9·12注。“景帝”當為“文帝”之誤。《史記》、《漢書》皆雲派晁錯向伏生學《尚書》的是漢文帝。下同。

始存《尚書》:指開始設立博士官,教授《尚書》。據《後漢書·翟酺傳》,立《尚書》博士是在漢文帝時。

晁錯:參見39·8注。

倪寬:參見10·10注。

孝宣皇帝:漢宣帝。參見11·5注。

河內:郡名。參見36·7注。

各一篇:據《隋書·經籍志》,及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說卦》三篇。王充說“一篇”,實際上《說卦》原本合《序卦》、《雜卦》為一篇,是同一回事。逸《書》一篇自來認為是《泰誓》,唯逸《禮》一篇不知為某本某章。

(11)博士:指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的五經博士。

(12)孝景帝:本書《案書篇》作“孝武帝”。有關的史書記載亦互有出入。

(13)共:通“恭”。魯共王:參見61·1注。

(14)得百篇《尚書》:據《漢書·藝文志》,魯共王拆毀孔子住宅所得的用古文字寫的《尚書》,於當時通行的二十九篇之外,多出十六篇,計四十五篇。

(15)中:指宮中藏書之處。

(16)孝成皇帝:漢成帝。參見11·5注。

(17)古文《尚書》:漢代《尚書》的傳本有兩個,一個是今文字,一個是古文字。今文字由伏生傳授,是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所以叫今文《尚書》,也稱為“伏生本”。古文字就是魯恭王從孔子舊宅中發現的《尚書》。這部《尚書》是用不同於隸書的古文字寫的,因此叫古文《尚書》。又稱“孔壁本”或“壁中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