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一品富貴參> 第286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6部分 (3 / 5)

幽州城北有十個路口可以南下,我們就派十個將領分別把守,阻止敵軍南下救援。如此一來,攻下幽州指日可待。

宋九想罵胡旦,然而胡旦這樣的胡說八道卻讓趙匡義喜歡了,立即升官,授為知制誥,讓王祜差一點氣得休克。

舉國上下,宋九不算,只有李至比較清醒,看到大家如此驕傲,他勸了好幾次,沒人聽,於是一怒請求罷相。最後以禮部侍郎免相。

偏偏這時候,耶律斜軫完成了一次大捷。

他在黃龍府呆了好幾年,漸漸將混同江下游的情況摸清楚,又策反了數部,然後乘正月寒冷,烏玄明不備,突然出兵兀惹城。

這一戰,烏玄明失去六座重要的城池,包括他的王都兀惹城。讓遼軍擄獲無數百姓,近十萬匹優良的東北馬,還有大量武器輜重與糧草。

好在石普忠實地執行了宋九的計策,利用遼東地廣人稀,山大林密的特點,在後面不停地打游擊,騷擾遼軍供給,以及押送百姓馬匹返回的部隊,逼迫耶律斜軫最後撤了回來。

否則能讓耶律斜軫一鼓作氣,將整個渤海國殲滅掉。

可惜離得太遠了,否則宋九得知後,一定會堅持來年作戰,避其鋒芒。

宋朝北伐國書下達,短短半個月,所有軍隊與將領就完成了集結。

兵分三路。

東路軍以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崔彥進為副,郭守文為都監,帳下有傅潛、李延斌、馬正、楊重進、範延召、李繼隆、薛繼紹、史珪、劉知信、符彥壽、賀令圖等大將。

另派大將米信為幽州西北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杜彥圭為副,趙延溥、張紹、董願為都監。同時還有蔡玉、韓彥卿、竇暉、曹美等將領。

兩路大軍兵取新城、涿州。

中路軍主將是田重進,吳元輔與袁繼忠為都監,帳下有荊嗣、張承儼、安得祚等將領,從定州北上,兵出飛狐口。

西路軍以潘美為主將,楊業為副將,王侁與劉文裕為都監,手下又有楊延朗等大將。

還有,又讓高瓊率領樓船水師,自滄州出海,北攻平州。

又詔王承美與折御卿率領諸部進攻遼國西山。但這兩路是側應的。同時又派斥候浮海潛入遼東,立即送信給烏玄明,讓他配合反攻鹹通二州。

應當來說,不提武器,與士兵計程車氣,就是從進攻的路線,也比史上多了更多的選擇。並且大約再也沒有西夏的威脅了,這也是宋九沒有堅決反對出征的原因。

主力部隊是東路軍,十二萬兵馬,中路與西路軍一共八萬兵馬,包括高瓊的,一共是二十二萬禁軍,這也是宋朝能拿得出手的最大限度兵力了。但實際不止,還有鄉兵,以及河北的弓箭手與壯丁,兵力超過了三十萬人。若加上民夫,那麼數量更加龐大。如果再加上折王兩家,與烏玄明的部下,可能僅是正規兵力實際就接近了三十萬兵馬。

計劃主要是趙匡義制訂的。

鑑於上次的教訓,趙匡義改變了策略,因此以最強的一路兵馬正面直對幽州,但是不打,而是慢慢緩行,將遼軍主力吸引在幽州城下,讓中西兩路直取山後(幽雲十六州,太行山北支東南方向的檀順薊幽涿莫瀛七州稱為山前七州,太行山西北的儒媯新武雲朔寰應代稱為山後九州,部分已在宋朝掌控之中),那麼遼國就會顧此失彼,站在對方角度如何選擇,必然是選擇保住幽薊,那麼中西二路大軍成功拿下山後,三路大軍成功于山前會合,一舉就定了乾坤。

似乎是好計策……但宋九聽後想了大半天,感到不對勁,主要他對軍事還不算太精通,因此又不知道哪兒不對勁。想不出來,就說不出來。

計劃商議完的,可是人選是趙匡義自己做主選擇的。

看到這份名單,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