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一品富貴參> 第87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7部分 (2 / 5)

成本不計,運到京城運費也高居不下。若非自己提議,朝廷將石炭價格約束一下,成本會更高。因此宋九說道:“二十貫錢大約不可能了,但四五十貫錢還是可以的,過幾年,種子在大棚裡漸漸改良,產量會進一步提高,菜戶自己種,人工錢省去,大棚自己也可以建造,肥料勤快一點也不用錢就得來了。就是買一些石炭錢,以及一些三肥土錢。那麼一畝地成本一百緡錢足矣,甚至都用不到。一斤蔬菜成本就會下降到二三十文錢,賣四五十文錢還有得賺。那時候反季節蔬菜就可以走進千家萬戶。”

大家一起點頭。

這個幾貫錢一斤的蔬菜不是人吃的,最少不是中下等百姓吃的,若是四五十文錢一斤,還是貴,不過普通人家若想開開胃口,也能買得起。

實際還是產量,若是提高到萬斤,市價說不定能降到二十文錢以下,那是不大可能了。而且一旦推廣,也會有各種蟲害與瘟病發生,宋九拿下那塊地後,立即翻耕暴曬,還是發生了一些蟲害,若發生這種情況,宋九都沒有辦法阻止。一旦各中小菜農經營,必然精打細算,不象宋九缺什麼用錢去買,這個精打細算有一門好處,節約成本,然而弄不好就會出現閃失,最終影響收成。實際執行起來四五十文一斤的反季節蔬菜都會遙遠,最現實的是會降到一百文左右。

第二天雪住。

宋九先去了一趟河洲,河洲停工了,只留下一些災民與廂兵看守巡邏。宋九先去看災民。實際用災民花的錢更多,看似工錢少了。衣糧布料煤炭工棚鹽菜等等補貼合在一起,比用兩河民夫工錢花得更多。這個不計較了。權當做好事的,但就怕災民出意外。

看到的一幕不惡,許多災民在清掃工棚上的積雪,棚內生了煤爐,雖不能說暖和,也不太冷,宋九一村村走過,囑咐他們務必時不時開啟門換風透氣,不然會中煤毒。隨著騎馬奔向鋼監。

幾天後宋九帶著幾個東西去了開封府。

見到趙匡義。先是拿出一個物事,一根鐵軸,兩個軸承。這個趙匡義在河洲上也看到過,但這個軸承不同,外面還有十根鋼柱。趙匡義道:“宋九,這個物事有何用意。”

宋九從外面又拿出兩個車輪子,將車輪子投上去轉動。

“這好啊……”趙匡義眼睛亮了起來。

宋九多次說動輸成本,這時代的運輸成本掣肘了許多事物的發展,包括琉璃成本。只要有這個動輸成本,它的價格永遠不能便宜下來。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說蒸汽火車,那是玩笑話,蒸汽機並不複雜。若是十幾年過後,一大群精通物格學的學子成長起來,鋼鐵產量激增。鋼質量跟上去,是能造出來的。但上火車的蒸汽機可不簡單。再說那有那麼多鐵來鋪鐵路?不用多,只要鋪一條開封到長安的鐵路。那意義大了沒邊去,以後對付西夏人成本會下降一半。甚至金人入侵中原,能立即收縮到關中防禦。但可能嗎?

這些宋九根本就不會去想,想也是空想,那怕是從三門峽到長安的鐵路。宋九想來想去,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想主意。

現在運輸一是船二是車,船成本還是能接受的,除了漂洋過海不算,重的是車。不是車不好,有的大車同樣能拉一千多斤。但這種笨拙的木質車輪子有兩個弊病,一是摩擦力大,拉的時候吃力,二就是損耗嚴重,特別是車軸。雖然一些部位用了鐵或者陶瓷代替,損壞率仍然很嚴重,並且還影響其速度。

一個人一天急行軍一百里路是可以實現的,然而對後勤供給依賴性很大,那麼大軍往往一天只能行軍三四十里路或者二三十里路。民間運輸速度同樣快不起來。

於是宋九改良車軸,直接用上了軸承。

軸承看起來並不複雜,裡鋼箍外鋼箍,外加上鋼珠,瀝青與油脂可以代替潤滑油。上外鋼箍可以用熱脹冷縮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